专家指导到田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中旬,记者来到寿县正阳关镇三岔村13000亩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在绿油油的麦地里,村民们正在施拔节肥。见到记者,农民高伟远放下手里的活,兴奋地谈起小麦的长势:“今年天时好,前一段时间下了几场雨,接着晴天,小麦一下子就长起来了。眼下正是施加拔节肥的关键时期,能下地的村民都来了。”
中午1时许,正阳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毕如江带着农技员来到正阳关镇前圩村。他接到农民的电话,要他来看看这里小麦的病情。
刚到地里,农民便围了上来,“毕站长,你看看我家这小麦,是不是得了病了?”毕站长蹲在田里一边了解情况,一边仔细检查。
“这些小麦得了病毒病,等会你们到站里去,拿点药打上就好了。”毕如江耐心地向村民解释。
“估计不会只有一户出现这种情况,我要到其它几个村转转,不能让病虫害减了收成。”毕如江对记者说。
整个下午,毕站长带着服务站的三名技术员,走遍了前圩村、董圩村、枸杞村的每一片麦田,直到太阳下山,才离开田头。
六安市农委负责人介绍,开春以来,六安市早动员,早部署,狠抓田间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小麦追施返青肥227万亩次,追施拔节肥320万亩次,清沟排水126万亩。有1800多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田管,防治小麦纹枯病57.5万亩,小麦蚜虫39.5万亩,油菜蚜虫27.4万亩,油菜菌核病5.8万亩。
服务大户当“保姆”
在六安产粮区,农业大户的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也成为各级农业部门服务的重点。3月25日,记者来到裕安区分路口镇江堰村,村民黄明贵正带着家人修整晒场。
“今年种了1400多亩小麦,一家三口忙坏了。”老黄说,这个时候我们一边要保证小麦的收获,一边还要为插秧做准备。现在开始准备水稻育秧了,种子已经采购,肥料也备足了。”
正说着,裕安区农科所所长刘礼明等技术人员来到他家。
“老黄啊,下星期一喷三防的药发给你,你记着,4月10号以前,麦子只要一抽穗,你就给打上。”刘礼明叮嘱道。据悉,这已是刘礼明第三次到他家了。
“现在重点就是扶持大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通过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业发展,保证粮食生产。”刘礼明说。
激励种粮大户的种植热情,通过技术、财政等手段,帮助种粮大户做大做强,是六安市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六安市财政将投入1000万元,加大对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的奖补力度。针对全市种粮大户的不同情况,各县区农委还组织专业人员在备耕期间给种粮大户提供保姆式专项服务。
在独山镇油坊冲村,记者见到了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杨庆丰。他打算划出200多亩地,种植无污染有机生态米。他说:“区里农科所的技术员跟我建议好几次,他们还帮我测土配方,联系种子,我决定试种200亩,将来自己注册个品牌,走高端路线。”杨庆丰信心十足地说。
备足农资保春耕
谈到春耕生产,农资是关键。这几天,寿县正阳关镇的徽商农家福有限公司生意格外好,不时有农民来购买农资用品。
“生意还不错,种子大概卖了6000多斤,农药卖了10000多亩的量了。”老板顾军说,如今农资的买卖不是大头,三年前他就开始经营育秧工厂,把生意做到了其他县区。
“一开始,周围村民不相信,我都是先育秧后收钱,今年不一样,老百姓都抢着预订秧苗,订单都记满了三个本子。”记者信手翻看账册,见最少的一户预定了十几亩秧苗,最大一户预定了9000亩秧苗。顾军介绍,去年一共育秧7000多亩,今年已经预定2万多亩秧苗。
从事农资销售的六安市宝瑞达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应陆告诉记者,公司在各县区有2000余家门店,目前是种子销售的旺季,已经销售40余万斤稻种。针对即将到来的肥料销售旺季,公司化肥存量已达7万余吨。
“我们注重产业化,对签约的种粮大户从备种、备肥到田间管理予以技术支持,最近每天派出十几名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春耕。”陈应陆说。
六安市从各地组织调运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各类农用生产资料,保证农业生产需求。目前,已经备种600多万公斤,各种农药1750吨,化肥40万吨,农资储备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保障农资市场安全,该市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近480台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4000多家次,重点整顿农资市场85个。
“全市农资门店多,光是盯着销售环节是不行的,还得追溯上游,加大对本地种子公司的源头监控。”六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大型农机在进行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