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25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六大优先政策领域。
报告中说,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0%的增速,包括2.6亿农民工在内的人口从农业进入生产效率更高的非农部门,但也出现投资拉动效应下降、城乡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推动城镇化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报告建议,首先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报告提出,强化农民的产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场价格引导城市土地配置;地方政府征收农村土地用于公共用途,也必须由法律进行规范等。
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具备技能的劳动者自由流动。报告建议,由现行的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转变,逐步建立与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相匹配的财政体系,为所有人平等获得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城市融资既要建立在更可持续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报告建议,通过设置不动产税和提高城市服务价格等,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基础。同时,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借款的明确框架,并强化财政纪律。
在城市建设方面,报告建议,鼓励城市连片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而不是规定城市规模大小;在城市内部,制定灵活的分区规划,实现更密集高效的开发。
在应对环境压力方面,报告说,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制度、激励和工具,使之能在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范围内有效实施,应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之间的生态环境补偿转移机制;此外,建议更多采用市场化工具,助力绿色城镇化。
同时,报告建议改善地方政府治理。在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估体系,对能体现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镇化指标赋予更大权重;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和透明度。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约10亿人,城镇化率接近70%。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表示,只要政策适当,中国能够战胜污染,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使城市更加宜居,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