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型城镇化,别忘6句话》直指城镇化核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2  浏览次数:8987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型城镇化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因而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围绕着未来6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绘出了清晰的蓝图。作为最具公信力的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因而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围绕着未来6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绘出了清晰的蓝图。作为最具公信力的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应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抓住这3万字《规划》中蕴含的“城镇化”的核心,让“书面化”的文件通过专家的解读,变成通俗易懂的表达,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究竟“新”在何处。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报在3月17日第二版刊发《新型城镇化,别忘6句话》一文,用整版的篇幅深入解读16日晚间发布的《规划》。文章从“睡城鬼城弯路不能走”、“城镇不能盖成水泥森林”、“严禁搞运动式大干快上”等6个角度抓住了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解答了读者对新型城镇化是否仍然是“千城一面”、“造城运动”的疑惑。文章一经刊载就获得众多网络媒体的热捧,120多家主要新闻网站纷纷转载。网友对城镇化的关注和讨论,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

  事实上,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过去几年,各地在城镇化进程中走过一些弯路。“城镇化就是房地产化”等一些观点的出现,是对“新型城镇化”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误读。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土地城镇化”发展普遍快于人口城镇化,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布局、规模和结构不合理造成卫星城、郊区沦为睡城鬼城,医院、学校等关乎民生的配套设施的缺乏导致城市资源环境已无法承载……这些经验教训在此次《规划》中都得到了详细剖析和认真总结。

  文章引用专家观点指出,我们应当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我们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规划》不仅是城镇化的发展蓝图,更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城镇化的未来是要建立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这些目标的实现将给我国几亿人的未来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型城镇化,别忘6句话》直指城镇化核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322/3046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