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济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2  浏览次数:81001
内容摘要:市民穿梭在绿意盎然的农业园中。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现代化。今年,山东济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强农惠民,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

  市民穿梭在绿意盎然的农业园中。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现代化。今年,山东济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强农惠民,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土地托管向综合领域扩展

  汶上县农民张全将家里的3亩地托管给了供销社,农忙季节不用再请假回家种地,按麦秋两季20天计算,加上省下的来回路费,土地托管后,他和妻子两人能多增加收入近5000元。

  "家里的土地托管后,所有服务都由托管服务队完成,土地托管服务的费用低于市场价格,加上他们的科学种植和增加有效种植面积,年亩产量还能增加一百多斤。"张全说,加上不用请假回家的费用,土地托管后每年增加收入近6000元。

  济宁市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地托管的模式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花钱种地成本高、土地撂荒心不甘"的困难局面。同时,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也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种植方式。

  "土地托管使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有利于生产技术集约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实现了社会化的生产经营。"济宁市农业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务模式,继续向物资、技术、加工、销售等综合性服务领域扩展,不断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支持供销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农业保险业务,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为全国供销社改革创新提供有益探索。

  年内新增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

  记者了解到,今年济宁市将引导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产品等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经营,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逐步形成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体制,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

  另外,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养殖水域滩涂等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支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提升工程,围绕拉长特色产业产品链条,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本地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

  据介绍,今年,济宁市将制定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计划,突出区域特色和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打造济宁市农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城市近郊和传统瓜菜产区,重点发展设施瓜菜、精细蔬菜、食用菌等高端高质高效经济作物,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塑造品牌。

  此外,将重点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今年重点建设汶上县50万亩、曲阜市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到2017年,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45个、面积250.6万亩,建成9个吨粮县。

  攻关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一批高标准良种生产基地

  "年内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0%以上。"工作人员说,今年将推进南水北调续建配套、泗河全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实施汶上县5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灌排工程,加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防治,积极推进雨洪资源开发利用。

  同时,全面推行土壤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着力突破大蒜、薯类机收和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使得年内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6.5%,完成土壤深耕深松50万亩,到2015年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普遍深耕深松一遍,其他农田力争三年内普遍深松深耕一遍。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育种、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等农业科技攻关,启动农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继续实施农业良种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继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良种生产基地,支持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加强乡镇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年内为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农业技术员。

  创建生态农业园区

  "今年将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两减三保"行动计划,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力度,推广使用有机肥。"济宁市农委工作人员介绍说,年内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化学农药、化肥施用量比2013年降低15%,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以上。

  同时,开展节水节肥节力工程示范,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动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施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提升清洁乡村、生态家园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此外,探索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进济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整合资金、技术、人才、装备等要素水平,集中创建一批技术领先、服务配套、管理科学、功能完善的高端高质高效、生态环保农业园区,引领济宁市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济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322/3046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