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力提高 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3  浏览次数:81570
内容摘要:随着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断的商品粮行销全国,我国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鱼米之乡的餐桌上,东北米的比例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其中,黑龙江

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

  随着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断的商品粮行销全国,我国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鱼米之乡”的餐桌上,东北米的比例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吉林省去年由五跃四,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十位,去年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

  由“湖广熟,天下足”的“南粮北调”格局到“北粮南运”,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地域呈现由南往北的发展新趋势。“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肥沃的黑土地和大量的后备土地资源,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以新品种和新技术为支撑的科技革命为黑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提升了粮食产量。”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据了解,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已经实现“十连增”,全国91%的粮食增量、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北方省的增粮作用尤为明显,如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刘笑然说。

  “中国目前粮食调出省(区)只有5个,而东北地区占3个。”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是中国粮食调出省(区),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蓄水池”和“稳压器”。

  据了解,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由十年前的14470万亩增长到去年的20913万亩,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也由6468万亩增加到7821万亩。“吉林省可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约占目前耕地的3%,特别是西部地区有200多万亩土地从未耕种过。”

  为支持“北粮南运”,去年国家出台政策,东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个省份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和玉米,运回本省销售、加工或转为储备的,财政给予每吨140元一次性费用补贴。“去年12月份政策出台后,当月铁路外运就达33亿斤,比上年同月增长一倍以上。”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

  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跨越高寒地区的高铁——哈大客运专线投入运行,北粮南运的运力将新增5000万吨以上,为不断走俏的东北粮食打开一个大通道。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力提高 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313/301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