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2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江南大学等联合在京召开《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3)》出版新闻发布会。《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江南大学吴林海教授表示“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面。
吴林海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充足且与安全水平实现新的提升。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增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新跨越;主要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丰富,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在主要食用农产品中,2012年农业部在全国150个大中城市对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果品、茶叶5大类产品开展了4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检测102个品种,抽样近4万个,监测参数87项,检测结果表明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报告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工业每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主要食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大米、小麦、食用油、肉类、啤酒、味精等食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这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我国13亿人口食品供应的数量安全,而且在总体上基本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营养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从加工制造环节食品质量水平来分析,我国食品质量有了新的改善,总体状况良好。
在食品安全出口问题上,吴林海教授称,虽然西方媒体对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而且语言也相当刻薄。但事实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之前的若干年间,我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7年以来的有关数据则再次显示,我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始终稳定和保持在99%以上。由于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我国食品出口贸易总额由1991年的79.0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52.00亿美元,二十一年间增长了将近6倍。进入2000-2012年间的新世纪,除在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暂时性下降外,其余年份我国的食品出口贸易均不同程度地增长,对调节全球食品供求关系,满足世界食品市场多样性与改善全球食品安全状况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总体稳定,逐步向好”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走势。虽然难以排除未来可能在食品的个别行业、局部性区域出现反弹甚至是较大程度的波动,但如果不发生不可抗拒的大范围的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总体状况的这一基本走势恐怕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