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地方村官为什么要成为“土地财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1  浏览次数:81137
内容摘要: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不断曝出村官贪腐大案,且手法不断推陈出新。近日,新华社发文称,新型城镇化建设,绕不过的就是征占土地。一些地方村官俨然成了土地财神,借机坐地生财。(2月17日《京华时报(微博)》) 何谓土地财神?无他,大发土地财者是也。例如,深

  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不断曝出“村官”贪腐大案,且手法不断“推陈出新”。近日,新华社发文称,新型城镇化建设,绕不过的就是征占土地。一些地方“村官”俨然成了“土地财神”,借机坐地生财。(2月17日《京华时报(微博)》)

  何谓“土地财神”?无他,大发土地财者是也。例如,深圳市龙岗区“村官”周伟思,家产过亿,在旧城改造项目中坐地生财,涉嫌收受贿赂5000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拆迁和项目开发提供帮助所得的“好处费”。如此思量,便会发现,村官成“财神”,亦是“情理之事”。毕竟,“村官”大多属于村庄中的“强势人物”,有人脉、会来事,不管是政府拆迁还是外来资本进行改造,都需要仰仗他们的力量。

  如果说,政府及外来资本算是“过江龙”的话,那村官则是不折不扣的“坐地虎”。对当下村庄状况稍有熟悉的人,基本都知道,能在村子——尤其是地理位置好的村子里当干部的人,都是标准的“能人”;村子要拆迁、要改造,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这个群体。没有他们的配合支持,不但摸底、评估等工作千难万难,就是工程开工了,也会时不时被人为阻拦。

  从表面上看,村官变身“土地财神”,根子在监管不力,才会导致村官在拆迁、评估、改造建设等过程中,中饱私囊;但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土地财政。中国目前的土地,分为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两种,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许多原本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变成了拆迁改造的主要对象。地方政府垄断着一级土地市场,要通过土地生财,就必须要“搞定”村里的农民;而要“搞定”农民,就需要在村庄中寻找到“能说得上话、能办事”的利益共同体。显然,村官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也就是说,“土地财神”从来都不是“自我修炼”的,土地财政与监管不力,共同造就了“土地财神”。因此,遏制“土地财神”,推行村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要让农民在土地市场中有足够的话语权及博弈能力。

  事实上,在当下的拆迁改造过程中,大部分农民是没有丝毫话语权的,不但无权对政府的拆迁说“不”,也无权对政府给出的拆迁安置条件“讨价还价”。原本,理论上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是这一职责的不二人选,可惜的是,由于现实及历史的复杂原因,很难落地生根。

  不得不说,要遏制“土地财政”,加强监管的表态虽然在理论上非常正常,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依照现在的图景,有力的监管职能是“自上而下”的,可是,当地方政府已经与村官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又如何指望“自己人”监督“自己人”呢?至于村务公开、村民监督等路径,更不可取了,毕竟,农村内部距离规范且有效的监督机制,依然太过遥远。

  因此,要想彻底铲除村庄中的“土地财神”,首先要破除地方政府这个“土地大财神”,地方政府不在土地中谋取私利了,村官在土地中谋取私利的概率,必然会大大减少;同时,要在村民中不断健全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形成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增强农民在土地市场中的博弈能力,使其能够公平地分配由拆迁改造产生的所有利益。做到了这些,铲除“土地财神”才有可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地方村官为什么要成为“土地财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221/2944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