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突破技术瓶颈,技术保障为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9  浏览次数:81245
内容摘要:我国有19000多个建制镇,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其生活污水排放量约占我国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的55%,但处理率很低,已成为区域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外,更重要的是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不符

  我国有19000多个建制镇,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其生活污水排放量约占我国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的55%,但处理率很低,已成为区域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外,更重要的是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不符合中国国情,致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很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镇污水处理已经在国家层面引起高度重视,环保部2010年将农村污水处理列入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之一,并且在“十一•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十二•五”进一步增大投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环保部于2013年11月11日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因此,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和推广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保障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可持续运行,已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一。

  高负荷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全景

  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虽然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两大类。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常用技术以及生物膜法、日本的净化槽技术等,其共性是采用强动力曝气供氧,运行能耗高,故障率高,需要不同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共同维护。小规模的处理系统常制造成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比较常用,但往往因运行能耗大、维护困难、运营成本高而不能正常运行。例如,广东省东源县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约3000m3,运营费用超过150万元/年(大约1.4元/m3污水),这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更小,单位处理成本更高,而农村的经济能力更弱。

  生态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是人工湿地,以潜流式湿地为主。由于没有有效的供氧机制,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均证明,日处理1m3污水需湿地面积10m2以上(美国环保署建议15-20m2)。然而,为了减少用地和控制投资,我国的应用案例几乎都是日处理1吨污水采用2-3m2的湿地(有的规模更小),并由此得出“人工湿地投资小”的错误论点,其结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时间很短(除非污水量很小),后因氧气供应不足使厌氧菌大量繁殖而变成黑臭污水潭,成为集中排污点,危害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此外,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失效已是共识。因此,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生物+生态组合技术:日处理1m3污水用地面积约3m2,但其生物处理单元的运行费用和管理维护问题同样突出。

  广州市水务局专家和领导现场考察

  据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的努力,研发了“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它包括沉淀厌氧、地下渗滤和深度处理三个处理单元。其中,沉淀厌氧单元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提高可生化性,地下渗滤单元为好氧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还原性物质和部分磷酸盐,深度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反硝化脱氮和深度除磷。该技术通过结构创新,合理控制污水在地下渗滤单元中的运移路径,在使污水与滤料表面生物膜充分接触的同时,避免水流受阻,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通过优化滤料配方提高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了各处理单元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协同耦合,保障污水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间歇性进水、落干期间适量通风,避免淹水曝气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对地下渗滤单元的高效低耗供氧。

  陈繁荣研究员现场进行技术介绍

  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日处理1m3污水需土地面积1.5-2.0m2,且地表可规划为绿地公园、休闲场地等;设备简单,且均为间歇短时工作制设备,故障率很低,维护简便;投资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相近,运行能耗仅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1/5;处理系统位于地下,且可以调节地下渗滤单元的温度,系统运行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因此,该技术克服了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衍生技术运行成本高、管理维护复杂的缺点,克服了传统地下渗滤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克服了人工湿地运行受气候条件限制且容易滋生蚊虫的缺点。该技术获5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09年入选住建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优秀案例”,2010年入选住建部和科技部“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并先后入选环保部2010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8年以来采用该技术在江苏、广东、福建、湖南安徽浙江江西山西吉林天津四川河南建成示范和应用工程近200项,日处理污水10m3至2000m3,证明了该技术为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突破技术瓶颈,技术保障为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219/2939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