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两广地区遭遇寒潮因冻受灾 会影响到两广地区北运菜的供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6  浏览次数:81364
内容摘要:广州有鸡被冻死,佛山有鱼被冻死,广西多地蔬菜因冻受灾7日开始的南方大范围天气骤降过程中,两广地区遭遇寒潮,不少地方都因冻成灾。此轮寒潮,可能会影响到两广地区北运菜的供应,还可能对今年春种水稻种植产生影响。 养鸡场数千只鸡暴毙 2月11日,广州萝

  广州有鸡被冻死,佛山有鱼被冻死,广西多地蔬菜因冻受灾……7日开始的南方大范围天气骤降过程中,两广地区遭遇寒潮,不少地方都“因冻成灾”。此轮寒潮,可能会影响到两广地区北运菜的供应,还可能对今年春种水稻种植产生影响。

  养鸡场数千只鸡“暴毙”

  2月11日,广州萝岗区一鸡场4000只鸡“暴毙”。广东农业厅畜牧兽医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样检,这数千只鸡大量死亡的原因是气温骤降应急性鸡病。与此同时,佛山也传来有养殖户发现部分鱼苗被冻死的报告。

  7至14日,受冷空气影响,广东出现持续时间长达一周的寒潮天气。11日早晨广东中北部高寒山区降至0℃以下,出现了雨夹雪和冰冻,北部23个站点(占全省27%)达到寒潮级别。在广西,因同时受3股冷空气影响,当地迎来严寒天气,气温接近历史同期最低值。而在冷空气到达前一周,两广地区普遍高温。春节期间,广东多地录得最高气温超过25℃。寒冷天气与春节期间的温暖气温形成强烈反差,在该时间段出现如此幅度的降温,属历史少见。

  据广东韶关市乳源县的灾情报告显示,乳源瑶族自治县高寒石灰岩山区的红云、三元、核桃山等13个村委受灾人口超过7000人,1625亩农作物受灾。而韶关乐昌市(县级市),全市13530亩农作物、6185人受灾。

  乳源县政府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说,受灾最为严重的是蔬菜、油菜、白菜等,在红云村委上马自然村,成熟的西兰花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其表层开始腐烂;稻田的油菜被冰雪压断,几乎绝收。

  记者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侗安村看到,由于出现降雪,地里的叶菜已被冻蔫。农民告诉记者,若不及时采收,天气转暖之后很快就会烂掉。

  广西水果总站总农艺师梁侠告诉记者,广西种植的水果中,怕冷水果有火龙果、菠萝、香蕉、青枣等品种,从2013年底到现在,广西总共经历了3次低温或霜冻灾害,各地香蕉都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广西最北的武鸣县等地受影响程度较重。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截至12日下午4时,冰冻造成广西10.51万人受灾,122700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34.1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处长陈国平说,广西的番茄、辣椒等也受到寒潮的影响,其中番茄受到轻度的冻害,而栽种在山区的辣椒影响比较大,可能会落叶、枯死。

  北运蔬菜减少价格上涨

  广东和广西是冬季北运蔬菜的主要省份,冰冻灾害带来的辣椒等减产,可能会影响到北运菜的供应,进而引起价格上涨。同时,冬种油菜等生长周期延长,还可能影响到春种水稻的种植。

  湛江市徐闻县一种植大户告诉记者,他的公司今年种了3000亩露天种植辣椒,600亩大棚辣椒,露天辣椒一亩产量约七八千斤,大棚的产量是每亩15000斤。“低温寒冷天气使辣椒不长了,露天的产量降低了一半,大棚的减产了三分之一。”

  陈国平说,广西这个季节的番茄辣椒大部分销往北方,寒冷带来的减产会使上市量下降。相比前段时间,辣椒、番茄的价格已经在上升。

  天气寒冷种子无人买

  在安太乡经销水稻种子的石姓老板说,今年1月份他提前准备了1吨种子,货源充足,但受近期雨雪天气影响,前来购买种子的农户至今寥寥无几,而去年这个时候已经卖了差不多2000斤。“不过我们这里传统的水稻插秧季节要到3月份,应该不会影响春耕生产。”

  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侗安村村民委主任唐聪说,由于地处桂北地区,这里每年只能种一季油菜和一造水稻。在侗安村田里,部分菜地的油菜花已开花。唐聪说,近期出现的罕见寒冷,会导致已经开花的油菜子不饱满,未开花的油菜生长周期也会大大放缓,使油菜的产量降低。

  “一旦油菜的生长期拖长,会影响到3月份的传统水稻种植期。”唐聪担忧地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两广地区遭遇寒潮因冻受灾 会影响到两广地区北运菜的供应”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216/292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