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7  浏览次数:81173
内容摘要:这次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通报机构调整情况,分析行业发展形势,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下面,我就三项工作讲点意见。 加强机构队伍
  这次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通报机构调整情况,分析行业发展形势,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下面,我就三项工作讲点意见。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履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职责任务
  
  2013年11月份,在新一届政府机构改革中,中央编办批复了农业部职能和机构调整方案,将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更名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我们要深刻认识此次调整的重大意义,它决不是在文字上由括号内调到括号外,再由括号外调到括号内的问题,而是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高度重视,是对全国农产品加工系统的殷切希望。对于这次调整,我谈三点认识:
  
  第一,切实提高对新形势下农产品加工业地位作用的认识。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至少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蓄水池。目前,全国雇工8人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298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占70%以上,劳动报酬支出超过4500亿元,农民纯收入的8.9%来自农产品加工业。
  
  二是促进农业增效。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可以大幅度实现减损增效。推进精深加工,能够在多层次、多环节实现转化增值。一些农产品主产区的实践证明,这些年农产品卖难问题之所以大大减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来了。
  
  三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副产物数量巨大,稻壳、米糠、麦麸、蔗渣、禽畜骨血等大部分副产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甚至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对各类副产物“吃干榨尽”,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是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格局也由温饱型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变,消费结构变化快,需求拉动强劲,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迫切要求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规模,提高能力,优化结构,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要。
  
  五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质量安全等级、品牌优势和增值水平,是增强我国农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转变思路,找准定位,全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次机构更名,是职能和工作重点的一次重大调整,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0多年来,伴随着农村改革而兴起的乡镇企业,立足农业、农村资源,从小粮油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开始,逐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拾遗补缺,发展壮大,走出了农业、农村的局限,走向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实现了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多元化、国际化。30年间,乡镇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科技水平等,与30年前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已不是一个身份的概念,不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不是一个所有制的概念,不是一个产业概念,也不是一个行业的概念。但是,它与“三农”天然的血缘地缘关系仍然存在,作为农民就地创办二三产业的本质特征仍然存在,所以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
  
  以往的经验表明,工作对象越泛化,越大,看起来好像管的事挺多,但实际上越虚化,越不聚焦,越摆不上位置,越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所以,我们要以这次机构更名为契机,尽快转变思路,找准定位,聚焦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的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以这次机构调整为契机,切实理顺和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的建设,切实做到扛起旗、站好位。农业部正在研究农产品加工局职能建设、内设机构、人员配备等问题,以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来,切实担当起农产品加工业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职能,充分发挥对系统的引领作用。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强机构和职能建设,建议该挂牌子的要挂牌,该换名字的要换名,该整合职能的要整合职能。各地要尽早把本地区的机构建设到位,职能调整到位,人员安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认清形势,抓住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和消费需求逐步升级,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四个很快”。
  
  一是发展速度很快。2013年,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利润超过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的增长。
  
  二是产业集聚很快。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向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聚。2013年,山东河南四川等10个畜禽养殖大省,肉类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国总量的80%,初步形成了一批加工产业聚集区,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三是生产集中度提高很快。2013年,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7万多家,大中型加工企业主营收入占到全行业的50%以上。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20家。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很快。科企对接、产学研结合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攻克了一批核心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制定和修订了一批标准和技术规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谷物、肉类、乳制品和植物油等加工行业的部分高端成套设备正在逐步由进口为主向自主研发和生产转变。
  
  总的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存在初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税赋重,利润低、融资难,费用高、生产成本持续快速上升以及公共服务和行业指导不到位等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规划和建设布局。要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为研究和制定“十三五”规划做准备;要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布局。
  
  二是抓好产业重点环节。产地初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环节、重点环节,它的作用极大,可以增加供给、均衡上市,提高质量、稳定价格,保证加工、促进增收。我们要积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资金规模,扩大实施区域,使这项好政策惠及更多农民。
  
  三是抓好技术研发推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研发体系的建设,提升科企对接水平,扩大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项目建设规模,争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加紧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培育一批领军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水平,主动淘汰小、散、乱等落后产能。
  
  四是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要建立健全对主要农产品加工情况的定期分析、动态报告和及时预警制度,强化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跟踪分析研判,着力打造权威的农产品加工行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办好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不断提升会议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五是抓好政策的支持。要看到,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是涉农产业,涉农产业应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包括财政、项目、税收、利率、保险、土地等等,但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又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市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六是抓好银企对接合作。国内外的实践已证明,任何一个产业要实现现代化,没有金融资本的介入都是不行的。日前,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已启动实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这是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推荐项目,强化政策配套,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协作,争取项目落地和顺利实施。
  
  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休闲农业是一个大产业,是一个大有前途、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指导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把此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要事来抓。要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大意义。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的功能从食品保障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方面拓展,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一、二、三产的联动,更为多元的经营方式和传统农业注入了活力与激情,推进了生态、文化和农业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这是休闲农业最重要的作用。它使农民不出村、不离家,就能就业、就能挣到钱,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的就业容量和单位面积产出。
  
  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使农家庭院变成了“农家乐”,使农业产区变成了田园景区。
  
  四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休闲农业低价、短途、短时和以休闲为主的特点,顺应了大众化消费需求。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缅怀田园生活、品味农业情调、感知农业科技等已成为众多市民周末生活的一部分。
  
  五是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经济文化相互融合,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提供了平台。
  
  下一步指导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引导和服务为主,在引导和服务中加以管理和规范,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近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要加强调查研究,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特色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优先发展区域。重点在城市周边、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发展休闲农业。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要始终坚持“提升农业、富裕农民、建设农村”的原则,更好地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多地扶持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经营项目。不断完善休闲农业的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类别,分层次制定相关标准。强化典型带动和示范引导,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废弃矿山等发展休闲农业,坚决杜绝侵害农民利益、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
  
  三是拓展功能内涵。积极开展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展示和保护研究,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推动中国乡土民俗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快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利用好全国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这一平台,充实平台内容,加强信息发布,实行共建共享,建成全国最权威、最便捷的休闲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统计工作,掌握发展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鼓励各类机构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休闲农业相关培训。
  
  五是培育产业品牌。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带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以中国最美乡村推荐、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荐为核心的品牌培育工程。依托各类媒体以及会展、节庆等活动,加强宣传推介,营造社会氛围。及时挖掘、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127/289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