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规模达3万亿大关 投融资机制改革是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4  浏览次数:8926
内容摘要:截止至2013年9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规模达3万亿大关,资产总规模4.84万亿,税收利润亏损17个亿。今年前三季度,铁路总公司总资产增加3592亿元,而负债则增加2716亿元。庞大的债务带来了沉重的偿债负担。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工程项

  截止至2013年9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规模达3万亿大关,资产总规模4.84万亿,税收利润亏损17个亿。今年前三季度,铁路总公司总资产增加3592亿元,而负债则增加2716亿元。庞大的债务带来了沉重的偿债负担。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市场竞争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铁路建设相对前两年已有较明显的回暖,2013年铁路拟在建项目185个,同比增长大幅度101.1%;项目金额9784.74亿元,同比增长69.2%。

  图表1:铁路拟在建项目数量与金额

铁路拟在建项目数量与金额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铁路运营里程来看,至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人口多、物资运输量大,铁路建设与运营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我国铁路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尤其到春节全世界最烂的铁路订票网站流量可以瞬间飙升,让网站成为全国排名第11的电子商务网(2012年1月5日铁道部官网公布数据)。

  《经济参考报》报道,预计到201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到10.23万公里。根据《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两者相差1.77万公里,如果要实现铁路"十二五"发展目标,未来两年年需新增铁路里程8850公里,8850公里需要资金或近一万亿元。而十二五规划的铁路资金安排,明后年的资金量只有8000多亿元。资金需求量庞大,而财政资金安排远远不足。那么是否铁路总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经营解决资金问题?

  从2007-2012年,原铁道部营收状况来看,复合增长率仅为15.58%,运输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

  图表2:2007-2012年原铁道部营业收入趋势图(单位:亿元,%)

2007-2012年原铁道部营业收入趋势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净利润则持续多年为负,仅在2012年扭转为正,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大增。2006年的营业成本为3418亿元,而2012年为8722亿元,7年间成本年增长率为20.61%,远超过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

  图表3:2007-2012年原铁道部净利润趋势图(单位:亿元,%)

2007-2012年原铁道部净利润趋势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本文一开篇,就看到铁路总公司惊人的负债规模,原铁道部近年负债大增负债率急升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借款的急增。长期借款主要包括国内借款、世行借款、日元借款、其它借款四项,其中又以国内借款为主。而原铁道部的自身造血能力却又相当弱。

  现在有不少声音在呼吁通过涨价解决债务问题。如果单纯涨价能解决铁道部的问题,原铁道部也不需要拆掉新成立铁路总公司了。与民生迫切相关的定价问题,应该交由市场解决。铁路运费市场化后,票价是涨还是跌均交由市场决定。

  目前普通铁路运输人满为患,但却有大量高铁运力存在严重的闲置,最主要的原因是高铁票价过高。这算是铁道运输产品结构失衡的一种,平衡好两者的供给与需求将可大大增加运输收入,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高铁票价增加需求来解决运力闲置的问题。

  而最关键的还是在于铁路投融资体系的落后。铁路作为垄断性行业长期禁止民资进入,缺少市场经济运行经验,更缺乏企业竞争意识与前进动力。现在成立铁路总公司是迈出的第一个步子,未来应尽量吸收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借助社会资本的资金杠杆力量,更重要的是利用社会资本的市场竞争智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规模达3万亿大关 投融资机制改革是出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224/286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