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首次跌破7000万亩,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棉农近年植棉积极性缘何下降
本报记者 刘惠兰
自9月9日新的棉花年度收储启动,至25日新棉成交已达2万吨。从新棉收购初期看,收储以新疆棉为主,收购价格较高,棉农惜售,而纺纱企业利润薄,入市谨慎,收购与交售呈现了胶着状态。
据中国棉花协会26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分析,在2012年度收储政策的支撑下,籽棉收购价格略有上涨,棉农收益得到基本保障,但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纺织品服装需求减少的形势还是没有根本的改变,棉花市场低迷。目前的收储价格对棉农虽然起到基本保护作用,但不足以调动农民增加生产面积的积极性。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为6822万亩,同比下降6.7%,首次跌破7000万亩,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从棉花播种以来,7月份,黄河流域棉区持续多雨寡照,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则高温少雨,不利于棉花生长,部分棉区受灾较重。进入8月之后,黄河流域和西北棉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长江流域棉区旱情有所缓解,棉花长势有一定好转,预计产量较前期预测有所恢复,但仍差于去年。
据中国棉花协会8月份预测,全国棉花产量为693万吨。从需求看,全球供略大于求,纺织向好的方向转化,目前没有进一步恶化,国内需求量与上年度类似,在850万吨左右。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在分析全国棉花形势时表示,由于高等级棉花畅销,进口国别中澳大利亚增长快速。棉纱进口大幅增加,2012年度进口194万吨,同比增长48%。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回升。商品棉周转库存下降幅度较大。棉花价格非常平稳,与上年基本持平,国际价格下跌幅度减缓,说明中国收储政策对国际国内有很大支撑作用。现货价格与投放价格基本吻合,显示投放储备棉没有打压市场。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