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福鼎市太姥山镇蔬菜贩运商的“番茄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1791
内容摘要:福鼎市太姥山镇蔬菜贩运商的“番茄经”,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每日清晨,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蔬菜大棚里人来车往,一派繁忙。番茄贩运商王承唐熟练地搬起一箱20多公斤重的番茄码放好,然后开始按计算器,对账本。他说:“最近还行,上海客户刚拉了10吨、杭州、福州客户也各要了5吨。”

  王承唐是福鼎市太姥山镇人,3年前当起贩运番茄“专业户”,成为我省菜篮子基地太姥山镇潋城村蔬菜大棚番茄最大采购商。他说,这几年他还从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样的行情,两个月来他亏进去1万多元。但王承唐仍对经销番茄生意充满信心,给记者核算了前一天的收支。

  菜价在涨,为什么还亏本?王承唐算了一笔账,他这车番茄10吨重,收购成本5000元,雇人装洗600元,从福鼎运到上海5000元,到了批发市场雇5个小工每天1000元,仓位费300元,进场费100元,所有成本加起来约1.2万元。

  前天,由于进场的番茄多,批发价降到每公斤1.8元,同样是10吨番茄,他赔了1000元。“今天行情好,批发价每公斤涨到3元,10吨番茄一天之内全部卖完,可得1.5万元,能赚3000元左右,要是一天之内卖不完,到第2天就开始赔钱了。”他说,幸好国家有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一路畅通无阻,省了许多过路费。

  王承唐认为行情不太好和今年长三角地区干旱有很大关系。“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洗番茄的水都要用钱买,洗10吨番茄就要花200元买水。”他说,以前都是用沟渠里的水,如今沟渠干涸,只能买水洗。“旱情对番茄种植户影响更大,往年一亩地能收六七吨,今年一亩地才3吨左右,以前一个农户的番茄够我拉一个星期,现在拉一趟要找三四家才能装满车,产量少了,农户就不愿低价卖,收购成本就高。”王承唐说,“因为干旱缺水,番茄的品质也有所下降,人们不愿意买。”王承唐说,他去年同期收购的番茄又大又红,外形特别鲜亮,“像今年这种番茄,卖相很差,换在以前白给我都不收,但今年这都算好的”。

  常年贩运番茄的王承唐还总结出一些“规律”,自称是“番茄经济学”。王承唐说,番茄好不好卖和蛋价关系很大,“蛋越涨、越贵,那番茄就越难卖,大家喜欢买番茄炒蛋、煮汤,眼下蛋价偏高,老百姓买得少了,番茄就卖得少”。再如,同一天进场的番茄贩运商多,生意也难做。

  连续两个月的亏本,王承唐“想回家歇几天”。记者建议他换个菜品贩运,但他果断地说“自己不会改行”。“做了这么些年番茄生意,我懂行情,有人脉有客户,如果盲目换做其他的菜,没有门路的话,很容易就赔钱。虽说现在行情不好,起起落落,但这都是市场规律。”王承唐说,只要有机会,他亏进去的钱还会赚回来,“关键是要琢磨行情,尊重‘规律’”。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福鼎市太姥山镇蔬菜贩运商的“番茄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009/273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