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微喷、精量滴灌、膜面集雨补灌……越来越多精细化灌溉设备,正走进京郊的庄稼地、菜田、大棚。记者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截至目前,通过推广精细灌溉技术,今年京郊已节水1133万立方米,可满足38万市民一年的生活用水,相当于5.5个昆明湖的储水量。
本市近年来农业用水总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65提高到现在的0.69,位列全国第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成绩背后是科技支撑。目前,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涵盖京郊主栽作物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蔬菜主推精量滴灌施肥、重力滴灌施肥、膜面集雨补灌等技术;粮食作物则主推喷灌、微喷、测墒灌溉等技术;果树用环绕滴灌施肥和起垄覆膜沟灌技术;食用菌和育苗温室则主要用雾化微喷技术。
大兴礼贤镇紫各庄村的杨福奇,种植春大棚番茄,以前每次灌溉需水25到30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在技术人员推荐下,采用了膜上沟灌施肥技术,现在每次灌溉仅需要用水15到20立方米。
密云太师庄村的蔬菜种植户尹西路,以前总靠大水漫灌,春天种植番茄,一次灌水30多立方米。去年安装了滴灌施肥设施。如今,他每次灌溉才用14立方米水,肥料也可以按时按量施进去,节水又高效,一年下来节本增收1万多元。
位于小汤山的特菜大观园则主推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术。这里通过修建集雨窖和汇流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重力滴灌技术将雨水回用于设施蔬菜栽培,采用冬春茬番茄和秋茬球茎茴香的茬口安排,基本实现零用地下水。
本市像这样的膜面集雨示范区有3460亩,集雨窖总容积9.7万立方米,覆盖了顺义、密云、房山、昌平等10个郊区县。今年,通过膜面集雨设施,累计集水17.46万立方米,可满足600亩设施蔬菜一年的滴灌用水量。
截至目前,京郊应用现代科技实现节水的示范地块已达235个,面积20.4万亩,涵盖小麦、玉米、设施蔬菜、食用菌、果树等各种作物。
小贴士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该系数可达到0.7到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