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原料奶紧缺成品牌奶涨价推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8  浏览次数:8716
内容摘要:原料奶紧缺成品牌奶涨价推手 ,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由于前不久新西兰奶粉被检出致命细菌而停止向中国出口,并有多家洋奶粉企业接受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价格已平静许久的国产牛奶近期趁机在广州等地吹起“涨价风”。有奶业专家斥责其为借机“垄断”。据笔者了解,自今年7月,全国多个城市的国产牛奶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除个别的投机行为,业界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原料奶的紧缺。

  多品牌纯奶涨价

  近日,在北京的多家超市,笔者看到几大品牌的国产液态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蒙牛特仑苏(250ml×12)每箱价格为61元~62元,三元全脂纯牛奶(250ml×24)每箱价格为52.9元~65元,伊利纯牛奶(250ml×24)每箱价格为66元~71.5元,伊利金典有机纯牛奶(250ml×12)价格为73元~74元。据了解,蒙牛的公关部门已向媒体确认,自8月1日起,特仑苏价格上调,但没有大范围的价格调整计划。虽然伊利的液态奶系列产品也有明显的价格上涨,但目前关于涨价的相关信息伊利并没有官方表态。

  销售人员告诉笔者,事实上,早在7月份,纯牛奶的价格就开始有所上调,而且并不限于蒙牛一家。笔者随后发现,多家超市液态奶打折活动已经悄然取消或者力度减小,有的恢复原价,有的是赠品减少。

  此外,笔者了解到,不仅北京的国产液态奶价格上涨,包括海口、广州、深圳、济南、大连、石家庄、长春、西安等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国产牛奶的涨价潮。其中,蒙牛大部分产品涨幅为5%~13%,伊利在部分地区上调了高端液态奶的出货价,上调幅度为3%。

  不过,对于“国产奶粉趁新西兰奶粉出事,借机涨价”的猜测,业界认为,两者的关联度并不大,涨价的主因在于国内生鲜乳供应紧张。据农业部统计数据,今年6月底,生鲜乳价格比2012年9月初上涨了7.6%。截至今年7月底,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58元,同比上涨达9.5%。

  日前,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也向媒体提供了一份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28个省市生鲜奶收购平均价格为每公斤4.08元,3月为每公斤4.06元;6月为每公斤3.94元,7月为每公斤4.22元;最近是每公斤4.25元左右。王丁棉表示,按照1公斤生鲜奶可以做4盒250毫升液态奶的比例,7月,国内奶企每一盒牛奶的原材料成本就平均上涨了8分钱。

  奶源紧张所致?

  对于此轮液态奶价格的上涨,业内专家表示,国外奶粉出事并不是主因。针对此前业界猜测的国产奶粉涨价和新西兰奶粉的“肉毒杆菌门”有所关联,蒙牛公共事务系统负责人纪小东表示,蒙牛18个大区提价的时间和幅度并不完全一致,北京市场的特仑苏从8月1日就开始上调,时间上早于恒天然“肉毒杆菌门”事件被曝光的时间。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芹表示,三元没有涨价计划,但能充分理解一些商家的涨价行为。吕淑芹称,和其他企业一样,三元也面临着很大的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对经营造成很大压力。”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奶源增长率只维持在2%左右。2008年为4.08%,2009年为2.74%,2010年为1.91%,2011年为1.67%。目前,我国的奶源显得较为紧缺。

  早在今年3月,王丁棉就曾表示,下半年国产奶粉可能会涨价。面对着预料中的奶粉涨价,王丁棉表示,目前国内的奶源的确紧张,因此造成了原奶价格的上涨。由于经营和销售成本增加,液态奶每年夏季都会有所提价。但王丁棉也强调,此次涨价和往年有所不同。一方面,新西兰“肉毒杆菌门”致使从新西兰进口的部分原料中断;另一方面,国内奶源也的确紧张。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原料奶紧缺成品牌奶涨价推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8/268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