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胶州200亩黄金梨喜获丰收 最大梨有三斤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4  浏览次数:8926
内容摘要:山东胶州200亩黄金梨喜获丰收 最大梨有三斤重果品,国内动态|中国经济网|||||||

  中秋节快到了,田间的果子也熟了,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在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王家庄村,黄金梨里真的种出了“黄金”。9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家庄村,200多亩黄金梨已进入采摘期,因味道香甜可口,又赶上过节的快车,一天平均能卖10吨,很多果农因为黄金梨发了家,村民王复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种黄金梨,我连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都凑不起来。”

  来到梨园,看到十几名工人一个也没闲着,“莱阳一个客户预订了十几吨,这两天必须发走。”青岛日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复滋介绍,这阵子每天采摘量达一万斤,工人包装前要先行挑拣,这个环节全靠电脑操作,分完类接着包装,当天就能发货。

  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中不光有工人,很多外地车停在附近,他们都是来收梨的批发商,“一般的两三块钱一斤,好的能卖到五六块,今年价格很不错。”一名批发商说。

  到了中午12时,工人们丝毫没有吃午饭的意思,一名工人说,这批货客商等了半天,他们只好加班赶紧干完。“秋天正是吃梨的好季节,所以现在卖得很好。”王复滋说,今年销售旺季恰逢中秋佳节,每天都有从江苏上海及本省莱阳的客商光顾。

  说起王复滋,除了青岛日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王家庄村支部书记,他家一共种了60多亩黄金梨,不仅是种植大户,还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

  “我们村原本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发展黄金梨种植也是秉承传统。”王复滋介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家庄村因种苹果、梨子、葡萄成为水果之乡,后来由于果树品种差,又不懂得技术,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逐步改种粮食。

  “种粮食赚钱确实太少了,一年两季玉米和小麦,收入只有一两千元,除去肥料、人工还可能赔钱。”王复滋说,从2001年起,他重启老本行,开始种梨树,当时承包了60亩地,无奈梨树品质不好,卖不上价钱,所以相当于交了“学费”。此后,他四处拜师学艺,聘请了莱阳等地一些专家来田间指导,经历四年时间,果树品种更新了,结出的果子品质好了。

  靠着种黄金梨,王家庄村的梨农发了家,村民王复强最有感触。王复强多年来一直患有脊椎病,平时又是吃药又是打针,家里欠下不少债务。2005年,他和妻子开始跟着王复滋学种梨树,到了2007年秋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想想,如果不是种黄金梨,我们连儿子大学的学费都凑不齐,可以说是黄金梨圆了儿子的大学梦。”

  “梨长得好,农家肥功劳不小。”种植户们说,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果树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施肥环节,而王家庄村的梨树全部用农家肥,营养元素全、成本低,果树长势很好而且果子比较大,“俺们的梨最大的有3斤重呢!”

  家家都用农家肥,够不够用呢?果农王先生说,村里有十多家养殖场,以前猪粪处理是个难题,自从大伙种了果树,养殖户再也不发愁了,每隔一段时间,养殖户就打来电话,然后把猪粪送到果园。

  “今年梨大丰收,根本忙不过来,只能雇人帮忙。”果农王先生说,他们家种了10亩梨,采摘、包装非常麻烦,整个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但当地企业较多,很多年轻人进厂打工了,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果农们只好跑到平度、高密、诸城等地招人。

  很多村民感慨地说,以前他们都是跑到外地给别人打工,自从种果树后也当起了老板,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胶州200亩黄金梨喜获丰收 最大梨有三斤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4/265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