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四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访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
市县委书记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陈成智 易建阳 通讯员王国军
作为全省生态保护核心区,农业人口占五指山市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在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看来,不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空话。
为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五指山市委、市政府连出“组合拳”:8月28日,市委召开全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动员会,宣读了《五指山市2013-2016年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实施方案》。按《方案》要求,未来4年,五指山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是—超万元。
宋少华说,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最大的内需在农村、在农民。农民的收入不提高,消费能力上不去,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就没有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农民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必须把农民收入这个短腿拉长了,真正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科学发展。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密切联系,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很难遏制农民滥垦滥伐现象发生。”宋少华说。
2012年,五指山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3元,比省政府下达的三年增收目标高出18%。过去三年,五指山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尽管如此,宋少华坦承,与全国、全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在前些年集中财力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推进保障房建设基础上,五指山必须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有新的作为。
宋少华认为,立足五指山实际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长短结合,坚持打基础和见实效相统一,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统一,既要着眼于长远,更要立足现实,现实就是4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过万元,所以,要更加注重发展一些“短平快”、见实效的增收项目。当然,能做到“长短结合”是最好的结果。
宋少华说,实现农民快速增收,首要的途径就是抓农民的转移就业。五指山九山半水半分田,单纯靠发展农业实现增收目标,困难很大。依托旅游业来就业、创业增收,是一条很实在的路子。河南云台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00多元增加到5万多元的历程,就是一个生动的范例。
“当然,实现农民增收,许多农户还是要靠种养业,但种什么、养什么、走什么路子要有讲究。过去的实践告诉我们,单家独户的自然经济要实现快速增收致富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宋少华说。
宋少华透露,在市里出台的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实施方案中,有许多硬招实招。比如,未来4年将增加两亿至三亿元投入;未来4年,除了市里拿出一定专项经费来扶持示范户以外,每个部门要挤出一定资金扶持发展一个示范户,确保到2016年,每个自然村至少有一个示范户。
除此之外,五指山还将在加强农民培训、思想引导、科技服务,特别是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服务上下大力气,积极研究大宗农产品的加工、运销问题,并予以大力扶持。各部门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各显神通,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避免出现产品滞销问题。
“未来4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难度不小,压力很大,但我们有信心!”宋少华说。
(本报五指山9月12日电 )
(海南日报 陈成智 易建阳)
(文章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