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1  浏览次数:81498
内容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

 

  农民工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他们的各项权益是不是有保障、能不能融入城市社会、群体结构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值得关注。近期,记者走访各个行业的农民工,反映他们在城市真实的生活状态。

  “新生代”的融入

  “繁华的北京,好吃的、好喝的应有尽有,在这里生活感觉新鲜、自由。”来自甘肃省白银市农村的李亚琳说。她今年刚满20岁,在北京一所高校的美发店工作已经两年。

  李亚琳平日的休闲娱乐活动和城里的“80后”、“90后”相差无几。“我们年轻人经常会凑在一起,聊天、上网、看电视,也会相约到附近的繁华地段购物。”

  李亚琳租住的地方住了不少新生代农民工,有的初中毕业,也有的读了高中甚至大学。“我们出来打工,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也比他们更愿意追求生活品质。”李亚琳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几乎听不出什么乡音。

  “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涌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大约为9500万人。农民工中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的约占31%。他们在打工的城市里有自己的交际圈,有与城市年轻人相同的娱乐休闲方式和生活习惯。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老一代”的尴尬

  同样是在高校打工,周德凤的情况有些不同。她来自安徽农村,今年44岁。“我平时很少出门,一来没什么认识的人,二来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去哪里、怎么去,所以基本就在家里待着。”周德凤说。相比新生代的打工者,她的交际范围窄得多。

  在城市,周德凤这样的老一代农民工遭遇着“非农非城”的尴尬。他们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都不高,在交际、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拖家带口“寄居”城市。

  周德凤每天清晨五点半就要起床,买菜、做饭、收拾屋子、上班。工作要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半。

  “每月2000元的工资,月租就要1100元,交完租金和水电开支等就没剩多少钱了。儿子只能读又贵又远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进不去。”周德凤说,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经济、住房、教育、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周围有不少农民工选择回到农村,或许哪天我们也得回去。”周德凤说。

  需打破的壁垒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约70%的新生代农民工尚未成家,只身一人在城市打拼。他们大多数不用承担整个家庭的重任,少有挣钱补贴家用的想法。像李亚琳只身来到大城市打工,住宿只需一个床位,吃饭在学校食堂解决即可,工作之外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是如果日后他们继续在城市生活,也会面临住房、教育、医疗一系列问题,到那时,他们是否会再次和这个城市的节奏脱节?

  专家建议,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一方面需要增强自身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城市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帮助,完善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建立适合农民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是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和社会融入的前提。”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经理朱良玉说。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无论是老一代农民工,还是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改革教育、医疗、保障等相关制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权益保障,消除壁垒,才能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1/2628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农民工 新生代 城市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