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葡萄园里,饱满的葡萄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温控大棚中,洁白的平菇可劲地生长;喷灌技术蔬菜基地里,蔬菜铺成了天然的绿色地毯……近日,笔者在合川区一些乡镇采访看到,尽管今夏持续高温干旱,但一些种植大户主动“转型”抗旱,或种植新品种,或采用新技术,或投用新设备,收入不减反增。
种植耐旱品种 葡萄错峰上市价更高
走进合川区钱塘镇的钱塘生态葡萄园里,田地里、山坡上种植的葡萄延绵数千米,阵阵清纯的果香扑鼻而来。葡萄园负责人郑杨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今年虽然遇上了高温干旱,但种植的耐旱品种让葡萄园的收入非常可观。
大柱生态葡萄园规划建设4000亩,目前一期已建成面积1000余亩,种植了黑旋风、巨峰、蓝黑宝、温克、维多利亚、美人指等10多个优质葡萄品种,年产葡萄1000余吨。
“这些品种大都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同时我们还种植了‘圣诞玫瑰’等新品种,这类品种可留树至10月采收,这样就可以错峰上市,多卖三四元一斤。”郑杨说。
住进“水帘洞” 蘑菇盛夏也生长
在合川区钱塘镇的学堂村,笔者看到了一个食用菌基地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25个简易钢架遮阳大棚里,全部空空如也,一株蘑菇也见不着。而在旁边3个砖混结构的大棚中,一排排平菇长势喜人。
基地业主肖亚伟道出了缘由:“蘑菇怕高温,超过32摄氏度基本就不能生长了,那些简易的遮阳大棚在高温下是无法种植的。因此今年我建起了温控大棚,可以把温度调控在合适的范围内。”
肖亚伟说,今年他投资42万元,兴建了3个温控大棚,这些大棚各安装了3台大型水帘空调,采用排风扇将冷空气吹散调节,让室内冷热空气循环,能使温度保持在27℃左右。
“夏季是蘑菇生产淡季,别的地方产得少,我这里产得多,价格也比平时高一倍。”尝到甜头的肖亚伟说,明年决定追加投资50万元再增加3个温控大棚。
安装喷灌龙头 蔬菜再也“不喊渴”
“今年的高温干旱没有难倒我,我有‘新型武器’。”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的蔬菜种植大户李清兵,一大就来到他的蔬菜基地里,优哉游哉地查看蔬菜的长势。
他说的“新型武器”,就是他投资25万元给蔬菜基地安装的喷灌设施。干旱时节,每天他都会吩咐10多名工人将菜地的喷灌龙头全部打开,保证菜地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充分灌溉。
2011年,返乡创业农民工李清兵在亭子村流转了80多亩地种蔬菜,效益一直不错。但他发现一到夏天干旱时节,产出率就大为降低。于是通过上网学习和多方考察,他决定在地里安装喷灌设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不能像传统农业那样靠天吃饭。我的地在河边,有安装喷灌设施这个条件。”李清兵说,尽管前期投入较多,但他去年仍然贷了25万元,给60亩菜地安装了喷灌设施、铺设了管道。
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李清兵的蔬菜基地旱涝保收,蔬菜年销售额800多万元,年利润达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