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湖北宜昌: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之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81326
内容摘要:湖北宜昌: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之城,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诗人郭沫若笔下的“大城”——湖北省宜昌市,本是资源大市、化工大市,近年来摒弃吃资源、高污染的传统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统筹兼顾的“绿色之路”。

  今年一季度,宜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6%,增幅居全省第一;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2%,降幅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升一降之间,一座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绿色之都”,在长江西陵峡畔悄然崛起。8月宜昌绿色正浓,记者来到这座秀美之城,探寻她的绿色发展之道。

  寻找绿色发展动力

  “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宜昌向世人展示自己绚丽色彩的同时,并未忘记曾经的窘境:三面环山的地形和以重化工为特征的工业格局,使宜昌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240多天。同时,库区、坝区、山区,全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只有沿江少数地方可以重点开发。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齐步跑’,又要环境好。”宜昌的决策者定睛于绿色发展的魂魄——人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

  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产业发展已由“电力独大”变为“多元支撑”,重点发展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6个“千亿产业”,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在转型中异军突起。在规划上,宜昌依托“黄金水道”,引导产业、项目、生产要素向沿江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

  “产业布局由分散转变为集中、集约、集聚;招商引资由捡到篮子就是菜、饥不择食的状态,转变为只引进附加值高、规模大、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发展模式由小而全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资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变为综合循环利用型;发展动力由拼资源、让利税转变为自主创新……”宜昌市市长马旭明用“几个转变”诠释了宜昌市的“绿色”转型路径。

  实现绿色发展,意味着绝不能穿着可持续发展的新鞋,去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被称为宜昌“城市后花园”的点军区很有代表性。企业要进入这里得过“三关”,首先是发改局、环保局和规划局的评审,其次是科技局、财政局的评估,最后还要经过区委会讨论。上个月,该区刚开了一次区委讨论会,15家企业在前两关“折戟”;而过了两关的另15家企业,仅4家通过,2家有待进一步审核。区招商局局长张炳元告诉记者,2012年,占宜昌人口仅2.6%的点军区,贡献了该市25%的高新技术产值。

  另一方面,宜昌铁腕治污。宜昌先后对99家企业环保挂牌督办。落户兴山县的洪昌电子老总郭昌言曾经兴办的水泥厂正是其中一个。水泥厂关停后,郭昌言谢绝包装袋加工项目,最终选定无污染、具有国际市场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作为装备机械重要后备,这家电子厂将在5年内达到年产值3.4亿元的规模。

  2012年12月,南玻集团精细玻璃和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在宜昌签约,两大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是高新区东山园区迄今引进的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中国南玻为何牵手宜昌?该集团董事长曾南直言:合作源自不谋而合的绿色发展理念。

  2012年,宜昌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6个,投资总额20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00亿元,同比增长39%。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美仁说,宜昌引进重点项目既求“大”,更重“质”,近几年因高消耗、高污染等环保问题而被宜昌拒之门外的项目总额超过了100亿元。

  “双轮驱动”量质并举

  生产总值连续10年高增长,去年达到2508亿元,在中部同等城市中居第二位,在沿江同等城市中排名第四位。

  指着这两组数据,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告诉记者,“保护青山绿水,不仅没有阻碍宜昌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反而为我们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升,使我们的发展更有后劲。”

  黄楚平介绍说,宜昌在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磷化工产业,产业升级实现了“双轮驱动”。

  令人骄傲的是,宜昌率先在湖北省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零”的突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

  在市场竞争中,宜昌的企业家最关心的是专利数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创新捷报频传:东阳光集团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能生产甲流和禽流感特效药的企业;“有面包的地方就有安琪”,安琪集团凭借30余件自主发明专利,将产品销售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行业领跑者。

  凭借科技创新的力量,如今,宜昌有7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5个居亚洲第一,10个居全国第一,并连续6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日前又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今年上半年,宜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03.6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60.95亿元,仅次于武汉。

  传统的支柱磷化工产业也在“循环”中迸发出惊人活力,由工业级、医药级向食品级、电子级迈进。

  走进宜昌猇亭工业园,眼前的靓丽风景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是千亿规模的重化工基地。大大小小的循环经济“魔环”,让这里摆脱了“有化工、必污染”的魔咒。在兴发精细化工园的排污口,记者看见清澈的水底里,五颜六色的锦鲤在嬉戏。园区负责人介绍说,这个规模过百亿的园区内,有一个依托国内领先技术设计,连接不同产品、车间、工序之间的循环产业链:烧碱生产草甘膦和特种磷酸盐,副产的氯气用于生产三氯化磷和甘氨酸,三氯化磷和甘氨酸又变成草甘膦的原材料……20多个环节首尾衔接,完整闭合,将废料吃干榨尽,每年“捡”回来的效益过亿元。

  如今,在工业密集的宜昌开发区,园区之间、企业之间互为依托,形成更大范围的循环产业链。宜化集团运用“热电联产、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年节电2.3亿千瓦时,热能回收率达95%以上。其节约的蒸气、电力等资源,成为周边众多企业的稳定供应源。该集团生产部部长林剑告诉记者,运用自主开发的60余项专利技术,宜化向煤、磷、盐3大化工领域纵深挺进,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5亿元增长到去年的700多亿元。

  循环之路拓展了企业发展新空间。稻花香集团围绕主业,构建跨区域的“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种植—有机肥料”5级产业循环链,企业跳跃式发展,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绿水青山托起“金招牌”

  宜昌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境内99条河流水质全部恢复到三类以上,其中一二类水占到7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优良的生态成为宜昌绿色品牌农业和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站在宜昌市夷陵区金银岗柑橘示范场,俯瞰满山橘林,夷陵区农业局局长刘德亮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在第九届湖北武汉农博会上,宜昌晓曦红柑橘“一枝独秀”,最高卖到10元钱一个、60元一公斤。小小蜜橘能卖出如此高价,得益于其有天然的“绿色”品质。

  近年来,宜昌市筹集资金30多亿元实施柑橘标准化生产,重点建设60万亩精品果园,满足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的宜昌柑橘商品果率达到了95%以上,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精品果率达到30%以上。宜昌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一,已从传统种植迈向现代产业,成为长江流域优质柑橘产业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陆羽《茶经》记载:“峡州山南出好茶”。茶叶,也是宜昌人的骄傲。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独特,宜昌茶产业风生水起。

  通过做“减法”,宜昌先后整合关停了1000多家低水平的茶厂。2005年,以该市五峰县5家骨干茶叶加工企业为班底,联合组建了湖北采花茶叶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萧氏茗茶更是先行一步,依托夷陵、兴山、秭归等县区的优质鲜叶,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生产出茶月饼、茶苕酥等食品及护肤品,产业链条不断加长,不仅给茶农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还让产品进入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以“采花毛尖”和“萧氏茗茶”为范本,宜昌市又为柑橘、脐橙、高山蔬菜、水产等优质农副产品制定技术标准140个,并创建了42个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区。通过走农业标准化品牌之路,“采花”、“萧氏”、“土老憨”、“一致魔芋”等15件“农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叫响全国。

  悠久的历史人文、隽永的自然山水,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文化旅游成为宜昌绿色繁荣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宜昌市旅游局局长柳斌说,“除苏州、洛阳外,宜昌与桂林、三亚均以3个5A级景区并列第三,跻身全国旅游一线城市”。

  目前,宜昌正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版”:精心建设精品景区;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由自然山水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到2016年,全市文化旅游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宜人之城低碳生活

  “城如人,贵有品。”黄楚平认为,一座城市应该是一件“凝固的艺术精品”,要努力追求富有特色的城市品位和个性。宜昌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晓华告诉记者,2009年至今,宜昌城市总规划一直没变过的就是“山环水绕多组团、天然图画新宜昌”的理念。

  近年来,城东生态新区、江南生态新区等“4大生态新区”建设日新月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山体和原生树木。在夷陵区,小溪塔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开发热土,一个两难选择摆在决策者面前。

  选择一:挖走山体,可以腾出大片平地,换来数以亿计的土地收益。选择二:保护山体植被,减少使用面积。“最终,我们一期征地8000多亩,但其中3000多亩征而不用,保留了山体和绿色,为保护生态环境‘买了单’。”夷陵东城发展新区党工委办公室主任饶日菊这样说。

  庙嘴长江大桥动工之际,为给长江珍稀鱼类让路,特意选用“一跨过江”的建筑样式。而今,不仅中华鲟,几近绝迹的“水中大熊猫”——江豚也偶有露面。

  “户外500米,必然有绿地。”在宜昌街头,城区街道全部绿化,条条绿相似,路路树不同。全城160个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全部免费开放,“城市之肺”让人们自由地呼吸清新空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94平方米。

  宜昌市还着力加强低碳文化的传播普及,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提倡“减碳饮食”、“低碳着装”,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在85%以上。记者走访滨江公园,询问晨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大家纷纷表示满意。“我们夏天在这儿跳舞既锻炼了身体、结识了朋友、陶冶了情操,也少用空调、电扇,省了电。”家住附近的陈大妈说。

  走在宜昌街头,树影婆娑,车流如水。道路管线全部埋入共同沟,滨江公园沿线的路灯全部换成节能灯,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开始推广,太阳能和地源热等再生能源进入实际应用。一个个看似毫不起眼的细节,都在点点滴滴诠释着宜昌绿色发展之路正渐入佳境。

  宜昌好山水此物最宝贵

  宜——宜居、宜旅、宜业;昌——宜人之地、昌盛之城。宜昌人对“宜昌”二字的注解,既表达了对城市美好未来的追求,也体现在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选择之中。

  宜昌好山水,此物最宝贵,如果在发展过程中“遗失”了这份财富,就会失去发展的根本。宜昌的决策者把目光投向人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

  这几年,宜昌找到了绿色增长动力,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宜昌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宜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积极培育旅游、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其次,循环经济流光溢彩。宜昌建设了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和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循环。

  其三,人与环境在统筹兼顾中更加和谐。当地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提倡“减碳饮食”、“低碳着装”,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向低碳模式转变。

  宜昌,恰如其名,如今正以其宜人的自然环境、昌盛的发展态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集聚着前进的能量。

  “飞地经济”激活贫困县

  宜昌既有高速发展的城区,又有3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县肩负着保护三峡生态的重任。如何让他们既保持良好生态,又脱贫致富奔小康?宜昌的答案是:突破行政区划,创新联动机制,发展“飞地经济”。

  宜昌运用规划引导、税收分成等办法,支持山区、库区县到沿江开发区兴办项目、发展产业,实行“基础共建、产业共育、环保共担、利益共享”政策。

  长江边的兴发精细化工园,是我国最大的磷制品生产企业兴发集团的一块“飞地”。这个园区有两个“娘家”:一个是大山深处的兴山县,另一个是现在落户地宜昌市猇亭区。曾经的兴发集团由于地处三峡库区,环境容量的“红线”不能突破,企业发展空间异常紧张。

  怎么办?跳出行政区域约束,异地发展工业经济。在宜昌市、兴山县、开发区“四四二”的税收分成约定下,兴山在宜昌开发区开辟了300亩的工业飞地,兴发集团顺势“飞”到宜昌。在这块飞地上,兴发集团营业收入实现“井喷”,从当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到如今的190亿元。

  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现在我们临长江,又有高速又有铁路,一年至少节约物流成本数千万元。”

  和兴山一样梦想摆脱环境制约的,还有更为偏远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但这个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每年赤字过亿,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抵不上兄弟县市的一家企业。

  2011年9月,五峰民族工业园破土动工,它跨区域建在枝江市白洋镇善溪冲村,位于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的腹地。对口支援五峰的枝江市,慷慨地拿出了长江边上的黄金宝地,给五峰县永久无偿使用。政策也更为优惠——税收由枝江、五峰两地“三七开”。建园不到一年,工业园就签约引进投资30多亿元,超过五峰历年招商引资的总和。“没有跳出大山的‘飞地经济’,这样的发展速度,五峰人做梦也不敢想!”五峰县委书记陈华说。

  在宜昌,“飞地经济”已全面扩展到城区与县市、县市与县市、县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跨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推动宜昌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湖北宜昌: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之城”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05/2589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