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客观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十年,已经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参考,让投资者能够对照历史经验把握规律。唐太宗有句著名的话“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也可以把它用在经济趋势分析里,帮助我们清楚认识时局变化。
分析趋势不妨“以史为鉴”
曾经拜访一位期货操作高手,他推荐了一本书《中国股市十七年》,并且说:“如果你能够充分了解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对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太迷惑。”的确,经济学家的观察已经发现,大到经济发展、小到企业经营,其实都有自己的周期规律,如同佛教所讲的,每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只能够延缓却不可避免。
对于大多数股票分析师来说,库存周期已经成为分析股票走势的重要工具。而分析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时,我们也会有目的的比较历史数据,进行未来趋势的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不了解经济发展历史,将会缺少战略方面的认识。
“逢二筑底、逢七逃顶”的中国经验规律
如果从经济盛衰、股市涨跌方面,把中国历史做一个走势图,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呈现着“逢二筑底、逢七逃顶”的有趣现象。所谓“逢二筑底”,就是每逢尾数为2的年份,往往是企业经济和股票市场的低谷,这里既是衰退的终结,同时又蕴含着上升的潜力;而“逢七逃顶”指的是每逢尾数为7的年份,经济、股市都处在盛极的顶点,而之后风险将急剧增大。这可谓是中国经济的“十年之痒”。
1982-2012,从中国历史发展看规律
让我们回顾历史片段做以印证:1982年后,经历风波的国民经济快速恢复,1985年农业大丰收,工厂开始实行奖金制度,所有人都对未来信心十足,而这一切在1987年达到顶点。1988年,在经济规律作用下物价大幅上涨,进而产生抢购和大萧条,经济再次回落。
1992年当经济处在低谷的时候,市场经济确立,各类现代经济法案颁布。1993到1996经济突飞猛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中国也难以幸免,经济再次着陆,而这次下探,直到2002年都没有复苏的迹象,当时很多人已经对股市复苏完全绝望。
2002年,在货币增长型模式带动下地产逐步发力,而国企改革、股权分置孕育了2007年的天量牛市,这一阶段新兴投资者广泛参其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在顶峰清醒的逃离,更多人在“股市要超一万点”的幻觉中吃到教训。这次经济萧条的影响持续到2012年。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是否还能呈现“十年之痒”呢,让我们共同观察。
作者系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