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乡村旅游 » 乡村游记 » 正文

会同古村:时间被禁锢的地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9  浏览次数:81930

交通:

自驾路线:京珠高速广珠段→珠海站出口→港湾大道(省道S268,香洲方向)→唐家镇

门票:10元,持学生证5

——一声叹息传来,我是在梦中,还是在画中?抑或是在故事里?278年,仿佛被禁锢在珠海会同古村里面,踏入其间,仍能找寻当年的人事踪影:青苔爬满石板路,大宅子里空空落落,几张腐朽的椅子……那些买办兴盛的岁月,人走茶凉的故事,就躲在“三街八巷”的棋盘里,一子落下,或笑,或叹息。

进入村庄的南北向均有起防护作用的闸门,北向闸门有“北环紫极”字样。

原会同小学改建而成的会同画家村。

夕阳映照着的古老樟树。

清代祠堂及民国碉楼。

调梅祠,为莫家九代莫尚贤(号调梅)所建,硬山顶青砖灰瓦。

日透重门,院内芳草萋萋。

内墙梁下彩绘壁画。

会同祠和调梅祠间的狭窄巷道。

会同祠是为纪念会同村开村始祖所建的祠堂。

北碉楼建于民国七年,为护村御敌所用。

莫氏大宗祠是莫氏子弟祭祖议事之场所,曾做国民学校,现为会同村史馆。

想在一个雨夜,庭院深深处静听雨打芭蕉。

青砖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个小村落早在1922年就用上电灯。

大多的庭院都是野草疯长绿意连天。

这座碉楼像一个巨大的木偶。

瞭望孔为目,射击孔为鼻,线架为嘴,瓷壶为牙,两侧的射击孔算是酒窝吧。

会同村的南闸门遗址,约半米厚的夯土墙业已残旧不堪摇摇欲坠了。

挺立的南闸门上“南控沧滨”依旧清晰。

古老的碉楼映衬着凤凰木的青绿。

整齐的布局,户户石基青砖。

夕阳成就的雕花门楣。

清代的主房。

内藏着民国的偏房。

无人的庭院,仿佛听到竹椅的吱呀声。

依然坚实的夯土墙。

木质的百叶窗,透气通风防雨。

一只转身就走的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会同古村:时间被禁锢的地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29/2577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