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小龙虾热市暴露湖北产虾大省软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81028
内容摘要:小龙虾热市暴露湖北产虾大省软肋渔业,国内动态|农村新报|||||||

  现象产量增加了虾子却“少了”

  入夏的武汉,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类虾店,结群吃虾成了市民最重要的消遣之一。在一些知名虾店里,经常出现排队现象。

  在小龙虾的主产区,同样“一虾难求”。潜江“虾皇”总经理曹利军介绍,该店每天小龙虾销量至少1吨以上,有时“不得不”推出多项“限购”办法:“每桌限点一盆”、“限店内食用、不打包、不外卖”等。

  “虾战”愈演愈烈,价格持续上涨。前三年,全省小龙虾批发均价每年上涨10%,今年一下子由去年的26元/公斤涨到35元/公斤,跳涨30%以上,8钱的大虾批发价达80元/公斤,一两以上的精品虾批发价更达120元/公斤。即便如此,小龙虾仍供不应求,虾店老板感叹“动作慢点就抢不到货”。

  除了虾源紧俏,好吃佬们还发现一个“怪象”,市场上“唱主角”的多为半两上下的中小虾,大虾难觅踪影。

  虾源短缺,个头偏小,是不是产量下降了呢?

  恰好相反,监利县今年产小龙虾约8.7万吨,同比增36%;洪湖市今年小龙虾产量超过7万吨,增20%;潜江市今年小龙虾增15%,全省产量有望突破33万吨,同比增长10%。

  原因大半作为原料被抢走

  其实,湖北省小龙虾供省内消费的,不足产量的一半(去年省内消耗量为14.5万吨)。

  “主要是餐饮市场和加工企业、加工企业之间、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争夺原料,导致小龙虾供需失衡。”调查组调查报告显示。

  湖北省作为小龙虾主产区,吸引来了苏、浙、沪、京等消费旺地的原料采购商。他们坐镇田边、塘头抢货源,与省内采购商打起了价格战。监利县棋盘乡富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尔华介绍,虾随价格走,一类大虾大部销往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二类中虾大都销往杭州、福州等地,留给本省的只有三类小虾了。据了解,湖北省每年外销8到10万吨小龙虾,绝大部分是大、中型的。

  在欧美,“冻虾仁”、“茴香味整肢虾”、“辣粉虾”等备受青睐,市场需求为每年20万吨左右。目前,我省小龙虾加工企业总数达50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为了完成日益增多的订单任务,加工企业派出大量的采购人员到产地抢购原料。

  瓶颈“卖得出”未必“卖得好”

  处于“卖方市场”的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各地都想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大干快上,却遭遇着虾种不足、机制不活、信息不畅、品牌不响等“瓶颈”制约,望着好行情,只能干着急。

  全省每年至少需要400亿尾小龙虾种苗,可专门的苗种繁育场仅能满足十分之一的苗种需求,主要靠农民自给自足。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大省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品牌不响是重要原因之一。如小龙虾出口尚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没有控制定价权、议价权;出口企业大都各推各的产品,呈恶性竞争态势;取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不多,大都借船出海,贴牌外销。

  另外,相关合作组织也不健全,虾农基本上是自产自销、自找出路,被压级压价的情况较普遍。一些虾农加入了合作社,但难以享受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手中的虾子只是“卖得出”,而非“卖得好”。

  建议抓住机遇打造千亿元产业

  据统计,去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合产值达300亿元,今年预计可达400亿元,2015年将超过600亿元,每年将以百亿元的增幅递增。

  “我省河湖密布、低洼冷浸田众多,有着发展小龙虾生产最为优越的资源禀赋。面对广阔的内需和外需市场,应通过不断扩大养殖、出口、精深加工能力,带动小龙虾餐饮、包装、饲料、仓储、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向综合产值过千亿元目标冲刺。”7月中旬,一个由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挂帅的小龙虾调查组,向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小龙虾“千亿元”产业的建议。

  为此,调查组建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小龙虾规模化养殖板块基地建设;采取项目支持、财政贴息、税收减免、以奖代补、设立小龙虾种苗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和农民的力量,完善苗种繁育体系,解决小龙虾苗种供应不足和品种退化问题;设立小龙虾下游产品研发重大科技专项,对研发成功新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整合资源,设立小龙虾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统一打造湖北“楚江红”小龙虾品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龙虾热市暴露湖北产虾大省软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27/255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