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山东莱芜农民种植丹参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81659
内容摘要:山东莱芜农民种植丹参致富中草药,国内动态|莱芜日报|||||||

  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书香浓郁的图书室,热热闹闹的文体广场,还有漫山遍野的丹参花……一幅美丽的画卷真实描绘出了苗山镇苗山四村现在的村容村貌。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村庄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流转土地,盘活村级资产,村庄焕发出发展的勃勃生机,2012年村集体收入突破6万元。几年前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如今摇身变成了村富民强的小康村。

  集体增收有了“聚宝盆”

  沿着水东路西行,一片白的、紫的丹参花映入眼帘,花海簇拥的山丘上,一排高耸的建筑依势而建。“原先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小山丘,自从清华紫光生态园落户我们村后,就变成了一块金疙瘩。”村党支部书记王玉乾指着面前的丹参田笑呵呵地说。清华紫光生态园有限公司是苗山镇早期的招商引资项目,2003年,陡峪村的李奉胜“选中”了这个小山头,开始在这里编织他的致富梦,同时也带动了苗山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为生态园流转集体土地90亩发展丹参等中药材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

  村民致富有了“摇钱树”

  “离公司近,俺不愁技术指导,也不愁卖不出去,今年又多种了5亩地。这不,公司的小李又来看俺家的丹参了。”正在田间管理的王玉寿向笔者介绍。清华紫光生态园落户以来,村里的丹参种植规模从无到有,逐年增多,种丹参成了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丹参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上游产业链的发展,也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到移栽、收获丹参的季节,公司就会以每天近200元的高薪雇用村民到丹参基地打工,几天时间就可以带来近千元的收入。“在这上班干净、不累,家里的地租出去了,每年都有固定收入。”拿着“双薪”的李大姐高兴得合不拢嘴。

  幸福路上有了“主心骨”

  “我们的村干部就是有远见,为村里留下了能‘生金’的好项目,带着村民一步步地过上了好日子。”这是苗山四村村民的肺腑之言。依托清华紫光生态园打造出的“聚宝盆”,让苗山四村的家底厚了起来,各项村级实事工程也得以有序推进。去年该村投入10余万元,先后完成3200多平方米水泥路面的铺浇和绿化配套工程建设,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垃圾清扫、收运;新建机房6个,新打机井2眼,配备水泵等水利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优化,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让老百姓富裕幸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距离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玉乾对带领村民实现“幸福梦”充满了责任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莱芜农民种植丹参致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27/255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