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曝光台 » 正文

奔驰车异味疑致孕妇患罕见皮肤瘙痒:易致早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6  浏览次数:81049

奔驰车异味疑致孕妇患罕见皮肤瘙痒:易致早产

奔驰车异味疑致孕妇患罕见皮肤瘙痒:易致早产

陈先生奔驰汽车图

陈先生妻子出院诊断截图

【相关专栏】毒奶风再起港人仍信洋奶粉好

四川孕妇患罕见病症 疑奔驰车异味所致

“我怀疑妻子怀孕期间患上的罕见病症,是奔驰车里的异味导致的。”近日,原在北京工作的四川车主陈先生向中国质量万里行诉称,“不知奔驰方面能否给一个说法?”

陈先生的妻子患上的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医学资料显示,这种病症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瘙痒,大多发生在孕28~30周,但最早在孕12周即可发生。随着孕期的进展,皮肤愈来愈痒,以躯干及下肢为主,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瘙痒难忍时往往抓痕累累。不过,孕妇分娩后1~2天瘙痒会迅速消失,少数持续1周。

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对胎儿危害很大,容易引起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等。

自己的妻子平时身体健康,缘何患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一怪病?陈先生一度百思不得其解。他告诉记者,在妻子2012年8月离京回川前,多次在北京医院孕检的报告均显示,一切正常。而妻子回到四川一个月后,在隆昌县人民医院经三维彩超,结果也是正常。

问题出在2012年10月,陈先生告诉记者,在妻子怀孕20周左右,胎儿突然出现缺氧情况,不得不在隆昌县人民医院多次进行吸氧治疗。至于胎儿为何缺氧,院方表示原因不明。2012年11月底,在孕期32周,陈先生的妻子被确诊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隆昌县人民医院治疗一周后,由于情况严重转院至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又一周后,陈先生的妻子被迫剖腹早产下一男婴。

更加不幸的是,由于孕期胎儿缺氧,孩子一出生就被医院诊断出重度缺氧性脑病,至今仍在做康复治疗。陈先生告诉记者,从老家四川省隆昌县至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他不得不于2013年2月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四川。

在多次咨询医生后,陈先生被告知,在医学界,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但据大量的流行病学材料以及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此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升高及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问题是,陈先生说,他的妻子没有此类家族遗传病史,不幸怎么就能不约而至呢?

直到偶然看到今年3·15期间央视播出的一期“豪车里的异味”节目,他才把怀疑的目标定在了自己家中那辆奔驰车上。据央视报道,奔驰出现异味的车辆集中在奔驰C系,而陈先生2009年在四川华星锦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的就是奔驰 c200 轿车,且车内长期有刺激性异味。

据报道,车内的异味主要是空气中甲醛含量与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苯和苯系物是重要组成)含量超标,分别是国家颁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3倍左右。而甲醛是一种有毒致癌物, TVOC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

巧合的是,陈先生的妻子自2012年8月中旬自北京回四川,2012年12月中旬生产, 期间4个月长时间乘坐该车。陈同时查资料得知,长期接触甲醛可引发肝中毒性病变,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肝辐射能异常等,甲醛还能引起哺乳动物细胞核的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而苯对胚胎及胎儿发育同样有不良影响,严重时可造成胎儿畸型及死胎。

陈先生由此怀疑,正是自己奔驰车里的异味导致孕期的胎儿莫名缺氧,也使妻子患上了罕见病症。

但令他苦恼的是,在向相关医生咨询后,他被告知,鉴于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就奔驰车异味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很难进行鉴定。

8月16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致电奔驰中国客服,就陈先生投诉的情况如何处理,接线人员称“随后”会和车主陈先生联系进一步具体了解,之后会汇总情况到相关部门。但陈先生17日告诉记者,奔驰方面一直无人和他联系。

奔驰车异味疑致孕妇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奔驰中国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记者这一问题,只是表示届时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但截至发稿,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尚未得到回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奔驰车异味疑致孕妇患罕见皮肤瘙痒:易致早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26/254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