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硕士被逼回家养猪 让猪场起死回生(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6  浏览次数:81198
内容摘要:硕士被逼回家养猪 让猪场起死回生(图),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许顺:你看有个小猪仔?

  记者:哪个?哪个啊?

  许顺:那个是猪鼻孔,那是猪嘴巴,很像一个猪头,看到没有啊?这个上面的是母猪,下面不是有个小猪吗?

  记者:还有一个小猪?你现在是不是满脑子都是猪啊?

  许顺:我的每个细胞里面都有猪的血统。

  这个骑在猪背上玩儿就是许顺,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一家谁都不敢接手的猪场,变成了年销售超过两千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

  记者:你还挺会玩儿的。

  许顺:我和猪是一家人嘛。

  别看许顺现在跟猪玩的挺欢,可就在三年前,他还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讨厌养猪,一进入猪圈就感觉烦得要命。

  许顺:看到猪就很讨厌,再说猪场里又是猪粪啊、猪尿啊,这些东西,就根本不想待在那里面。

  员工许帅杰:一个大学生细皮嫩肉的,肯定做不了,吃不了这个苦。

  表叔谭林德:只会啃书,不会养猪。

  许顺既不喜欢猪又对养猪一窍不通,那3年前,他为什么要接手一家猪场?而且,这家猪场那时的经营状况还十分糟糕。

  生猪养殖户刘小兵:没看到过这么差的猪场,就是一些破铜烂铁。瓦片、红石,就这东西。哪个要这个,他这个人倒霉,肯定要倒霉,这个是赚不到钱的。

  许顺,原本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他的大学同学不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担任工程师,就是在航空航天系统,研究火箭、卫星。谁都想不到,许顺会被自己的姐姐逼着回农村养猪。

  姐姐:没办法,我家要是有两个儿子就好了。

  许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一下就要跑回来,在那边干得好好的。我的心里一下子接受不了,不知道你们搞什么名堂。

  村民盛小凤:他是我们村里最好的大学生,一个农村出了这么好的人才,哪儿能让他回来养猪呢。

  朋友熊钢祥:疯了吧,整整七年大学,你回来养猪,那你之前白学了,你想一想七年得花多少精力、多少财力、物力,你说放弃就放弃,我们觉得完全不可理喻。

  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姐姐硬要把这位高科技人才拽回来养猪?对养猪厌恶至极的许顺又如何另辟蹊径,不到三年时间就把一个谁都不敢要的猪场变成了年销售额两千多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

  2010年春节,街上到处都是喜迎新年的鞭炮声,但是,许顺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彻夜难眠。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竟会在这次回家过年的时候,被彻底改变。大年三十晚上,许顺和姐姐大吵了一架,因为姐姐突然提出要许顺回农村来养猪。

  许顺:我说开玩笑吧,你在说什么呢?就觉得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起初,许顺以为她在开玩笑,但姐姐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许顺:心里就很慌。就感觉被逼的感觉,当时就很生气,特别生气,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那时候,许顺刚毕业三个月,在深圳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担任工程师,刚入职年薪就高达20多万。为什么要自己回来养猪,许顺抓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表叔许础顺:这个事情来得太突然了。

  二姐:我们姊妹也没想过要让他回来,吃这个苦,不回来又不行,回来又难为他,说到现在心都是痛的。

  许顺有五个姐姐,他既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也是全家人的希望和骄傲。从前大家都盼着他能读博士出国留学,父亲甚至还想去跟着他陪读,现在让许顺回来养猪,姐姐们都很心疼,她们之所以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还要从3年前一件让全家人都悲痛不已的事说起。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许顺的父亲因脑溢血突然与世长辞,什么遗言都没来得及说,只留下了一间经半辈子打拼建起来的养猪场。那时许顺还在读书,猪场只好由姐姐们接手管理,但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父母的遗产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而许顺是家中的独子。

  记者:当时那个猪场如果留给他姐姐行不行?

  亲戚:不行,肯定不行。

  盛小凤:农村里没有给姑娘的理由,理由就是给儿子的。因为他有儿子,要是没有儿子给姑娘。

  姐姐们一个个相继出嫁,许顺也毕业工作,现在,就连最小的五姐也要跟着丈夫离开,猪场没人照顾,大家就商量着让许顺回来处理。眼看自己的生活就要被猪场全盘打乱,许顺急中生智,立马有了一套作战计划。

  许顺:想交给我可以,我就把他卖掉,撒手,就脱手,自己回到深圳去。

  想到这里,许顺首先找到一位养猪的前辈咨询,想把猪场给卖掉,一了百了。

  生猪养殖户刘小兵:你这个烂摊子哪有人要,谁要啊。本身要母猪又没新母猪,要存栏数没有存栏数,当时卖了你根本资不抵债,就没办法去弄。而且在当地的声誉也会越来越差,你就把你父亲这辈的业绩全部毁掉了。

  父亲留下的猪场虽然有五千多平方米,但经营状况非常糟糕,不仅每天都要死猪好几头猪,还欠着30万元外债。就连场地也是租的,根本卖不出去。

  许顺:既然猪场卖不掉,我还有第二步方法。我还可以请一个职业经理人,让他在这里帮忙管理猪场,我自己又可以回到深圳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

  许顺想找一个专业人士帮他管理猪场,他认为只需要付一点儿工资,不仅猪场能继续经营下去,自己也可以回深圳发展,然而,现实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生猪养殖户张赟:请一个比较好的职业经理人,年薪二三十万。基本上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效益。但是如果一年以后,这个生产成绩还是没有提高的话,等于说这个钱就白花了。

  试了很多方法都行不通,烫手山芋落在自己手里,怎么甩也甩不掉。难道就要这样妥协,放弃大好的前程,留在农村里养猪吗?许顺扛不住了,他只好找母亲帮忙。许顺的母亲已经70多岁了,眼睁睁看着女儿们相继出嫁,她却一个人孤零零地被留在了老家,没有人照顾。本来是去找母亲帮忙,但没想到母亲也希望把许顺留在身边。

  许顺:就感觉一盆凉水泼在我头上,头都懵了。自己一个人憋在房间里,不想烦这些事了。

  一边是70多岁的母亲和父亲一辈子的事业,一边是自己向往已久的都市生活,许顺该何去何从?他十分纠结,整整2个月,都过得昏昏沉沉,常常半夜从噩梦中惊醒。

  为了照顾70多岁的母亲,许顺决定先暂时留下,但接手猪场后,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沉下心来养猪,就算逼着自己每天到猪场学习,思想也不受大脑控制。

  员工许帅杰:东转悠、西转悠,也不知道他转悠啥。

  许顺:不是我自己不想投入,是我根本投入不进去,因为跟我以前做的工作,反差太大,就觉得自己在这里大材小用。

  呆在猪场无聊透顶,许顺开始成天找朋友打球、喝酒,日子过得浑浑噩噩,跟从前完全变了一个人。

  朋友熊钢祥:以前一个很开朗的小伙子,刚回来那段时间,比较消沉,有好几回都喝多了,特别有一回喝得完全不省人事,都是我把他抬回家的。

  许顺无法在梦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他只能借酒消愁,但就在他醉生梦死的时候,无情的现实立马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一场疫情爆发,让他接手猪场不到3个月又亏了30多万。

  许顺:那个猪就死得一头一头堆在那里,心里就开始有点慌了。我父亲的事业,在我手上搞倒了,我就是个败家子。

  宋成:像我们创业,跌倒了还能爬起来,这么大的摊子,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不能后退。

  许顺要让猪场起死回生,他四处借钱,不惜花重金请来专业人员帮忙,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许顺自己却从猪场消失了。

  员工许帅杰:大学生,又没做过苦力活,怎么吃得消。呆两天就走了。

  整整半个月都不见许顺的踪影,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难道他是要撒手猪场不管了吗?就在大伙儿都认定他已经彻底离开的时候,许顺竟然又拿着几张纸回来了。很少有人想到,许顺这竟然用这几张纸,让猪场起死回生,一年后实现年销售额1500万元。

  许顺之所以要离开,是因为在他想要学着跟猪打交道时,却被猪圈里大大小小的猪弄得晕头转向。

  许顺:一团糟,一团乱,就像一锅粥一样,乱七八糟,无从下手。感觉不知道怎么去管理。

  员工徐帅杰:都知道他是学全自动的,用手指按按什么东西就行了,搞搞键盘就OK了,现在纯手工的,他做得了吗。一个大学生,细皮嫩肉的。

  许顺从专业人员那里得知,猪场的管理十分混乱,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解决。

  生猪养殖户刘小兵:没看到过这么差的猪场,百分之三十五的母猪在那里玩。等于他的母猪是光吃料不生产。

  二姐:养得猪也不像猪,像条狗。

  猪场让专业人员伤透脑筋,但许顺却奇思妙想,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他利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来管理猪场。

  许顺:因为我是学理科的,学理工科的。对数字比较敏感,那么混乱,特别想把它理顺。我就想怎么把这些猪跟数字联系起来。

  许顺是理科生,做事情习惯有条不紊,遇上乱糟糟的猪场,没法掌控,就想把它先理顺了再说。从前当工程师的经验告诉他,开发一款软件来养猪应该很快就能把猪场的情况理顺。他闭门造车半个月,想出了一款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命名的软件,把猪分门别类,追踪它们的生长情况。

  叶庆国:我们觉得很奇怪,那个GPS怎么会放到猪上面去,GPS一般是手机或者汽车,他怎么会放到猪里面去。

  由于很多员工都是不识字的农民,让他们操作软件实在太难。许顺灵机一动,利用同样的原理,做出了几张简单易懂的表格,按照表格内容把猪分类管理,用数字来反映每一头猪的生长状况。例如把怀孕的母猪分为配种、生产、哺乳三个阶段,由员工定时记录每一头猪什么时候配种,生了几头小猪,多少可以存活的数据。再根据表格里的这些数据计算出产子率、存活率等,经过对比分析,就能找到出错环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就算不进猪场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每头猪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

  许顺:以前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只知道那里的猪死了,一本糊涂账。有了这个表以后,我对猪场的各个环节都了然于心。根据这个表格,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样的话就很有针对性。

  2012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当地很多猪场都只能关门大吉。

  生猪养殖户张赟:行情你是把握不住的。

  生猪养殖户刘小兵:从十块五掉到八块三,现在卖一头肥猪,只能是保本,我们这些养肥猪的要亏,他还能赚钱。

  许顺之所以能稳赚不赔,跟他在2011年底做的一件事有关。

  2011年下半年,生猪市场的价格就像股票一样一天一个价往上涨。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把猪屯起来,等价格涨到顶峰时卖掉大赚一笔。但许顺却在这时候,早早地就把肥猪给卖了个精光。

  员工徐帅杰:可能他想钱想疯了。

  生猪养殖户刘小兵:我就跟他讲,这个肥猪还可以留下,当时他说我有自己的思路。

  记者:你们俩做什么呀?

  许顺:在做B超。给猪做B超,确认它有没有怀孕。

  记者:这怎么看?

  许顺:黑色的,像这样黑色的斑点。特别黑的。

  记者:这是小猪。

  卖掉所有肥猪,许顺引进了300多头种猪,又投资100多万,新建了3栋猪舍。放着行情大好的肥猪不要,却去引进养殖难度较大的种猪,大家都觉得许顺不懂行情。

  员工徐帅杰:人家养了几十年都不敢(养种猪),他回来干个一两年就想搞种猪。

  员工彭建华:胆子太大了,你看看这附近可能有上百家养猪场,但是搞这个种猪场的寥寥无几,这个种猪的行业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的。

  猪场里都是跟父亲养了十几年猪的员工,他们认为许顺根本不具备养种猪的实力,简直是在乱搞。

  但许顺却说,引进种猪,就是为了规避风险。

  许顺:就觉得这个价格涨的太快了。生猪价格到十块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就要十六七块钱,排骨的话就更贵。老百姓吃肉都吃不起,国家肯定要调控,要把这个价格压下来。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许顺还查阅了大量信息,总结出一条生猪市场变化的规律。

  许顺:根据以往十多年生猪价格的信息,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一四七是大涨的年份,比如说2001年、2004年、2007年,然后二五八是生猪(价格)持平的年份,三六九的话就是亏损年。

  根据这个规律,许顺判断继2011年的高峰后,肥猪价格会持续回落,为了找到应对方法,他调查市场后发现,种猪价格相对稳定,而且在当地供不应求,便决定放手一搏。由于养种猪工作量较大,员工不仅不按许顺的要求做,还有人和他大吵一架,炒了许顺的鱿鱼。

  许顺:这老板当得太窝囊了。自己是老板还被员工炒鱿鱼。但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员工徐帅杰:书呆子,他不懂行情,听他的有什么用,还没有我们自己懂。

  员工许花园:他要管我,我不喜欢他管我。我就是不服气。他自己都不懂,还管我干嘛。

  员工不服管,工作起来也有负面情绪,不按要求操作,母猪难产没法救,新出生的小猪也平均有30%被压死、饿死,许顺再也坐不住了。

  许顺:后来这样说也不听,那样说饲养员也不听,想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制度的原因。

  想要员工接受自己,许顺打算先让大家尝点甜头。他算出一个92%的界限,只要小猪存活率大于这个数字,超出的每头小猪就奖励20块钱。制度出台后,许顺又召集员工开会授课,当面发钱奖励,这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进取。

  员工徐帅杰:不用功,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没面子,挺丢人的,对不对。

  员工周天富:压力会变动力,把猪养好了,那工资奖金自然就多起来了。以前他什么都不懂,现在很多老养猪的都到他这里来取经。

  到2013年7月,许顺已经将父亲留下的猪场,扩建到2万平方米,吸引了江西浙江等地的客商前来购买,2012年突破年销售额2000万元。

  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叶庆国:放弃专业不一定放弃理想许顺对于鹰潭市的大学生创业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硕士被逼回家养猪 让猪场起死回生(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26/254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