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出台了粮食规划纲要,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千亿斤。为什么种粮人总是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而我们却把更多的粮食安全问题压在他们身上?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来解决未来粮食安全的困局呢?
嘉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后毛飞;主持人张春蔚。
我国农业为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李国祥:农业的土地是低价,一旦变成房地产的时候就变成了高价。一旦农业土地变成城市土地,每亩地有可能卖到几百万。为支持工业化、城镇化,我国农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未来,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农业支持的地方,应该拿出更多的财政扶持农业主产区;另一方面,我国的耕地不能再减少了,整个农业发展一定要把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核心的生产就是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种粮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报。
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得有进有退
毛飞:我国粮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它是一个战略问题。如何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那就要看未来我们的消费、人口……整个结构的变化,包括城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进行补贴,同时要引导农民适时转变种植技术,有进有退。
误区:要想稳定房价,就不能守住18亿亩红线
李国祥:这几年有很多地方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的约束,所以他们就把现在的房价高起,跟我们的粮食安全对立起来。有人说,要想稳定房价,就不能守住这18亿亩红线,这种认识是错误。
城镇化作为一个高效率的经济发展产物,应该带来更多的土地节约,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而不是说城镇化所需要发展的工业要占更多的地。
我们不能走老路,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一定要把粮食安全跟城镇化有机的统一起来,既让城镇化水平、质量很高,又使我们的粮食安全不再有隐患。
我国水资源正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
张春蔚:人们总是认为水资源是由“老天决定”,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主动性很少。因此在自然资源领域,我国对水资源面临的是一种粗放的管理。
李国祥:要想把水资源利用好,关键问题是推广节水技术。很多地方政府也投资了,地下水井打了,滴灌、喷灌配套设施也配套了。但农民必须自己买水管,交换的时候也很麻烦,所以他们还是采用漫灌的方式。
如果我们单纯的把水价提高,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势必要提高。一旦农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不答应,我国水资源正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