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记者从市绿化办、市林业局获悉,我市现有林地105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91平方米,位居全省沿海各设区市前列,初步形成了“城市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生态泉州建设,全面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争取经过一年的努力,荣获“福建省森林城市”的称号。
城市生态网络以森林为主体
“园林城市建设一般主要在城市城区或延及城乡接合部的近郊,而森林城市建设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区域,而且还包括近郊、远郊以及所辖的区。森林城市的建设范围及规模远大于园林城市。”泉州市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在范围规模、结构内容和功能作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吸引力方面,两者互为补充,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已经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的泉州,仍然积极地投入到森林城市的创建活动之中。
据悉,园林城市是以大面积乔、灌、花、草植被构成园林小区,形成一道道风景亮丽、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而森林城市除涵盖上述内容外,突出以高大乔木及灌木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别是在城市的近郊、远郊部位建有大面积高标准林带、林网以及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以林木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和森林体系。
与此同时,园林城市主要功能作用是以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景观效应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森林城市是以其独特而强大的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结合森林城市的建设,可使泉州中心城区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更加完美地体现出来。
营造低碳城市建设“绿色银行”
城市向森林化发展,实现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当今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和大趋势。泉州市林业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净化空气、防止和降低污染、防灾减灾等特殊功能,被誉为“城市之肺”、“天然氧吧”。
研究资料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需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城市林带中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室内的200-400倍,还可以减少噪声5—7分贝。
城市森林还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同时通过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间接减少碳的排放。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显现强大的作用。
城市森林的经济价值也十分显著,对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双赢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许多树木全身都是宝,大力种植珍贵树种、名特优经济林就是营造“绿色银行”;城市森林建设还可带动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