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定西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陇西县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全县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支柱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就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出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陇西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握时机利用资源,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甘肃,大力发展陇西李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大力弘扬华夏民族文化,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1995年时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吾乐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向海外郑重宣布陇西李氏文化是甘肃古老的“四大文化”(敦煌莫高窟文化、天水伏羲文化、夏河拉卜楞寺藏传文化)之一时,陇西李氏文化便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人知晓,同时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对陇西李氏文化的关注与李氏族人的认知。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在李氏发展过程中有着一条不为人知的迁徙之路。据《史记》记载,陇西成纪李氏,汉武帝末年因为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件,遭受了灭顶之灾,狄道李氏也受到了这次事件的牵连,趋于衰微。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晋至北周时,陇西李氏再次兴起,累世为官,成为功著关陇的陇西豪族。
陇西李氏的这次兴起是从李暠开始的,陇西李氏第一个做皇帝的就是西凉王李暠,他生于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1年),是汉初征西将军李仲翔之19代孙。公元400年李建号“庚子”,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称西凉王,后迁都酒泉。后来李暠后人受到北魏的信任,不少人在全国各地担任过官职,后来他们便将家安置在了做官的地方,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房支。
在繁多的陇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为兴盛,分别是武阳(故城在今山东朝城县西40里)房、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县)房、丹阳(治今河南项城县东北)房、敦煌(治今甘肃敦煌县)房。唐朝时期,这四房出宰相十名,荣显功高,流芳百世。南宋时郑樵编写《李氏源流》时写道:“言李者称陇西”。陇西李氏文化的丰厚底蕴以及李氏渊源则可见一斑。
目前,李姓在世界仍是第一大姓,分布各处的李姓人氏自发组成李氏组织寻根溯源,共同追寻陇西李氏历史。其实,早在1995年便有80个世界各处的李氏组织自主与中国陇西李氏文化中心取得联系,寻根溯源,拜祭先祖,表达血浓于水的故土情怀。目前陇西李氏文化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形成了天下李氏,郡望陇西的局面。
陇西李氏文化寻根祭祀活动
陇西作为李氏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标志性历史文化古迹。据悉,在今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陇西县威远楼榜上有名,跻身全国重点名列。威远楼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即1023年,元世祖中统二年迁建,明太祖洪武元年重建。清道光十六年修葺,并将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铜钟移于楼上。楼分座基与楼体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为方形,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木楼三层,高15米。楼体檐下悬挂有巨匾,东为“巩昌雄镇”,西为“声闻四达”,整座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威远楼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钟鼓楼建筑之一,历史价值高,保存较完整,是陇西县历史文化的象征,对于研究宋、元、明、清以来古建筑历史、科学、艺术及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威远楼
李家龙宫是天下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李氏大宗祠,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也是开发陇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依托载体。始建于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钦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唐建李家龙宫座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唐末遭毁,宋、元时期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由于大唐盛世已衰,只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明建李家龙宫总体建筑布局是“前五楼”、“后五山”和“中部祭祀区”。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及大小殿阁建筑群,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筑群,殿中供奉道教始祖李耳、纯阳真人李琼(吕洞宾)、陇西房始祖李崇等李氏先祖塑像。后部为后花园,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别名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此谓之“后五山”。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清顺治五年毁于兵灾,东主殿、凌霄殿、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等10多座古建筑早已被毁,仅留“北天第一门”牌坊。康熙元年重建,康熙三十七年吕培高任知县时,他撰写的“仰弥高”竖匾额悬挂在“北天第一门”上,同治五年陇西城陷,李家龙宫再遭劫难。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差,别有天地。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宣布李家龙宫、北天第一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