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沿着山沟里唯一的进村路来到红岩村,漫山遍野的葡萄扮“绿”了村庄;来去商贾把葡萄一车车拉往村外;村里人正忙着搭建舞台,为即将开幕的第七届红岩葡萄旅游文化节做准备。
“从2006年开始,村里连续多年举办葡萄旅游文化节,参加节会的省内外客商、游客越来越多,红岩葡萄的牌子也一年比一年响亮。”这是红岩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益学引以为傲的事。
谈话间,只要一说起红岩葡萄,赵益学那双布满皱纹的双眼就会光芒四射。他认为,红岩葡萄之所以能做成“千万元”产业,走上产业化这条路,让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不足600元增至去年的8290元,与举办葡萄节、成立合作社、产品实名销售、建立葡萄酒厂等一系列动作分不开。
红岩种葡萄,虽有很长历史,但真正形成大产业还是近几年的事。1973年,村民曾庆彬“第一个吃螃蟹”,从外地拿来几株葡萄苗种在自家院里试种成功,之后,其他村民自发效仿,但多年来,都是“自种自吃”,不仅规模小,对外的销量也少。
这种情况在2004年发生了变化。当年,村里成立红岩葡萄种植协会(红岩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前身),带领村民实行统一“品种、技术、品牌、经营、销售”的模式,使得种植面积从保持多年的千余亩飙升至现在的万余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规模倒是大了,万一销不出去咋办?”赵益学坦言,刚开始扩大规模时,很多人心里都是慌的。
有规模没市场,产业一定“熄火”。于是,合作社的理事与社员兵分几路,到贵阳市区、遵义市、重庆市等地的水果市场转,找一个又一个水果商品尝葡萄、签订单,保证了市场销路。
有市场没品牌,产业一定不“长命”。考虑到这一点,红岩人很认真,每箱葡萄都写有种植人的名字及投诉电话,实行产品追溯制度,大家都想打响“红岩葡萄”这块牌子。“批发价卖4元每斤,一亩葡萄至少产2500斤,亩产值上万元。”赵益学掰起指头算得很清楚。
为提升红岩葡萄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去年,村里建起葡萄酒厂。总经理杨飞说,酒厂已经投资1000余万元,一期项目现已建成投产。酒厂二期建成后,可年产葡萄酒2000吨,按照3斤葡萄制1斤葡萄酒的比例,每年需要葡萄600万公斤。“红岩葡萄沟的葡萄,今后更加不愁销路了。”杨飞说。
今年,红岩葡萄种植示范园区成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红岩村也成为贵阳市重点建设的26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