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又名雷震子、知了鬼、爬拉猴子,东台人称“驾牛”。金蝉成虫又称蚱蝉,即知了,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用昆虫,因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远高于畜禽和鱼类,被民间追捧为唐僧肉。
7月30日,在弶港镇尖南村二组黄祥明家中,记者见识了养殖金蝉的专用孵化室。喷淋管钢管焊制的两排架子上,排放着金蝉蝉卵种条喷浊水,旁边是自动调温调湿的电子控制器。架子下边的薄膜上,撒着少许薄薄细土,细土中,数不清的白色蝉蚁在蠕动。黄祥明笑道:“那就是刚刚出世的小金蝉。”
2010年7月,黄祥明偶遇一大丰老板,让他组织村民捉“驾牛”,挣点外快。在一个雨后的夜晚,黄祥明捉了将近10斤,一换钱,哈,300多块!好事一下子波及到周边各村,现在,沿海一带每晚都有头两千人在捉金蝉。毕竟野生资源越来越少,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走养殖之路。从当年10月份起,黄祥明和陶森华等人分赴河南、山东等地考察,后来与安徽砀山(金蝉养殖之乡)的唐怀芹等人定下了12年的供销合同。2012年他们在本地试养成功。如今,搞了10多年大货车运输的张祖清、在上海搞了10多年室内装修的凡卫兵等人也都转行,在自家的林地里放养起了金蝉。目前,仅黄祥明签订的养殖林地就有400多亩,加上邻村和安徽、山东等地朋友在沿海放养的,东台境内的金蝉养殖面积已逾1000亩。
黄祥明说,像东台这么丰富的野生金蝉资源,其他地方不多。原因多方面,一是外地多年来人为的捕捉造成了资源减少,二是东台沿海的砂性土壤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金蝉的生长。老黄介绍,人工养殖其实只不过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将种条上的金蝉卵孵化出来,然后放到林地里,这个过程不复杂,既不需要防疫、用药,又不需要饲喂,很省事,而自然界的金蝉卵其孵化率和成活率是相当低的。
开发新的生物资源,并积极进行产业化推进,这是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题。让金蝉产业像东台西瓜、富安茧丝绸一样成为又一大名牌农产品,这是黄祥明他们一心向往、并正在努力为之奋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