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浩荡田园翠,鱼跃荷香白鹭闲,稻浪千重逢喜雨,蛙声一片报丰年。
沿着万泉河顺流而下,你会发现一幅幅这样美丽的画卷。
这里是海南琼海正在描绘的一幅蓝图———以龙寿洋、博鳌和万泉河两岸这3个片区为中心面积近5万亩3个国家农业公园正在开工建设。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包括嘉积镇的5万亩田野、塔洋镇的万亩鱼塘、养殖基地以及潭门镇的瓜菜种植基地等;博鳌国家农业公园,涉及博鳌、潭门、中原镇;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涉及万泉、龙江、阳江等镇。
国家农业公园是琼海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就是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连片的大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农业经济进行优化提升,形成“人在园中”的自然、朴素、生态、和谐之美。农业公园又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集新农村建设、农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为一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现代新型农业旅游区。
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琼海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农业和培育农村新业态为抓手,让农民尝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加工龙头:让农产品销路得到保障
8月14日早上9时,在位于中原镇的琼海市群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厂里,一瓶瓶辣椒酱顺着流水线有序地装填、密封、贴牌。
“这是我们海南特色的菜头脯、辣椒酱、脆爽酱瓜……”公司负责人翁文俊拿起公司的产品向记者如数家珍。
为了保证工厂原材料的来源,翁文俊发动工厂周边农民成立了6个农民合作社,实现订单式种植。“农民以土地入股,我们为他们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翁文俊说。
这样的合作方式是一种双赢:既让工厂的原材料获取得到保障,又让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有了保证。
“价格低的时候,我们有个保底的收购价,让农民肯定有钱赚。”翁文俊说。
“待工厂步入正轨后,一年的产值预计能够达到两三亿元,那时候对原材料的需求将会相当大。而且对工人的需求也会增加很多,应该会是现在的10倍以上。”目前,翁文俊的工厂的50多名工人全部来自周边的村庄。
“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工厂的建设也获得了政府2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翁文俊说,从工厂的投建到后期的产品包装设计、销售环节,琼海市政府都在积极为公司出谋划策。
琼海市市长宁虹雯认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能够有力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品牌农业:让农业走精品路线
“来,尝尝我们家种的有机火龙果。”8月14日上午,在利试考村村支书卢业锋的家里,女主人热情地端上一盘切好的火龙果招待记者一行。
2005年,卢业锋开始试种火龙果,并逐渐闯出了一条路子。2010年5月,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卢业锋牵头成立了“琼海鹏业红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经有上百名社员,种植火龙果面积达1200亩。“政府不仅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我们帮助,还想方设法帮我们打开销路。”卢业锋说。
“和橡胶、胡椒等传统的经济作物比起来,火龙果的单亩产值更高。”卢业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橡胶平均每年每亩纯收入1500元左右。而火龙果平均每亩的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在卢业锋的带动下,利试考村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火龙果种植的队伍来,何书海就是其中一个极具热情的村民。
“我200亩火龙果园中的80亩已经通过有机种植认证。”卢业锋早已为自己的火龙果注册了品牌———龙江寿果。这些火龙果一直供不应求,12元/斤的固定价格远远高于平均市场价。
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琼海已经走上了快车道。至目前,琼海市已获得了中国胡椒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莲雾之乡、中国火龙果之乡、中国珍珠石榴之乡。这5个全国性的农产品基地品牌正在让不少农民受益。
琼海市市委书记符宣朝表示,通过这些农业品牌的发展,对琼海市农业对外宣传、休闲农业发展,以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发展品牌农业,也是推进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产业孵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前这公路边上只有一两家冷库,这几年店铺越来越多,热闹得很了。”安坐于自家临街而建的3层小洋楼大厅里,塔洋镇联新村村民张振业感叹着近几年村里的变化。他是这个村子里第一个开了饭店的人。
济达汽修、双联冷库、联新鹅肉点……一出琼海市城区,在联新村通往塔洋镇的公路边上,店铺林立,店牌让人眼花缭乱。在瓜菜冷冻库产业的带动下,塔洋镇联新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集市,饭店和杂货店越开越多,并出现了诸多汽车配件、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商家。而随着商家的入驻,原本联新村临街只能租出300元/月的商铺,现在已经飙升到了3000元/月。
相对于住在临近城区的张振业,在远离城区20多公里的潭门小镇上,草塘村村民老何对于今年自己生活的巨变更加惊喜。
去年底开始,琼海市围绕“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主题,先后投资1.2亿元对潭门道路、街道立面及生活设施进行改造。道路从坑坑洼洼变得平坦畅通、建筑立面从单调枯涩变得风情浓郁,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个千年渔业小镇充满了活力。
“在小镇改造前,镇上沿街的铺面租金都是500元左右,改造完后,铺租立马升到了6000元。一年光铺租就多出将近7万元呢!”闯了几十年的海,如今老何干脆回到镇上,利用自家的店面开起了海洋工艺品店。
“以前潭门主要为停靠在这里的渔船服务,现在要开始为游客服务啦!”对于小镇的变化,老居民符兴民一一看在眼里,“以前这里只有十几家工艺品店,现在已经差不多有300家了!生意好得很呢!”
而琼海市政府的计划远不止于之前对潭门基础设施和立面的改造。未来,琼海将再投入2亿元,打造潭门故事酒吧、赶海人家农家乐、滨海森林公园等10个项目,进一步推动潭门小镇向旅游风情小镇转型。
不久的将来,潭门大桥开通后,潭门将与它那在乡村旅游道路上先行一步的邻居———博鳌一起,更紧密地连成一个大片区,为博鳌国家农业公园增添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