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曝光台 » 正文

别让“品牌”成为价格垄断的理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8  浏览次数:8527

财经

夜谈

“老凤祥”等知名企业终于因价格“垄断”被罚了。这一结果表明了政府遏制行业“垄断”的决心,对于企业日后的定价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敲山震虎作用。

表面来看,“老凤祥”事件只是上海本地协会的个体行为,而实际上,各地各行各业的所谓协会,为了维护本地企业的利益,普遍会签订所谓的“自律”准则或协议;企业如果卖高价没有人会来管,卖低了价格则要被重重责罚,完全有违市场定价规律。

就拿广东珠宝行业来说,本来是全国的加工基地,近水楼台进货,到了零售环节,却卖出了比香港、北京、上海等多数城市更高的黄金首饰价格。商家叫苦的原因只有一个:北京是商场直销,享有诸多地方补助,广东是品牌租赁分销制度,“进场”费用特别高。然而,寸土寸金、同样施行分销制的香港,黄金首饰普遍要便宜15%~20%。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初期至本世纪初,广东人民普遍追捧“香港货”,黄金首饰里,也比较认香港品牌,他们卖高价,大家习惯上也能接受。于是乎,本地的新办企业,也顺理成章地跟随香港货的脚步,卖出了节节攀升的千足金高价。

但无论是哪个理由,说到底,都无法脱离“价格垄断”的嫌疑。所谓的品牌附加值,在行业协会与知名企业的内心深处,无非是维护个体、集体利益的挡箭牌,向消费者多收钱的堂皇理由。

有商家说:国外的LV、CD能卖出百倍于材料成本的高价,首饰为什么不行?可我们知道:“品牌”之路,并非一夜速成。当代社会,消费者购买黄金首饰,佩戴目标只在其次,更多的是追求黄金材料的金融属性与保值价值。更何况:对比时装、合金首饰,即便是中国的知名企业,此方面的投入也不足黄金材料成本的千分之一,何来“工艺附加值”居高不下一说?

因此,脚踏实地、薄利多销、遵循市场规律,反而会让企业距离成功的目标更近。 (来源:广州日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别让“品牌”成为价格垄断的理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18/247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