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出那一个行业最能代表目前国内市场的混乱肯定非保健品行业莫属!有业内人士认为,化肥行业也应该集体自律,不要步其后尘。
甲方化肥成了“保健品第二”
今天的化肥行业正在重蹈保健品行业曾经的覆辙。夸大宣传、非法添加、价格欺诈正被化肥行业移植过来当做营销利器。
其一,当前,化肥行业兴起平衡施肥热,倡导大中微量元素合理补充,在此热潮下,一大堆产品都声称添加了中微量元素;政府呼吁减少化肥用量,大小企业均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此外,市场上宣称具有抗旱、节水、改土等各种功能的产品更是不一而足。
其二,在创新的幌子下,一些企业通过添加其他物质来制造产品卖点和实现差异化营销。这些添加物质是否安全、有效,以及如何科学添加都缺乏论证。
其三,由于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化肥行业正进入微利时代,为了牟取更高利润,一些厂家大打擦边球,要么在产地上做手脚,冒充洋品牌;要么在有效养分上做手脚,将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借此高价销售;要么在产品功能上做手脚,将普通的肥料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保健品行业存在严重的过度营销,使得这个行业形象受到很大污损,遗憾的是,化肥行业正在重蹈它的覆辙。今年国家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早前分属不同部门的食品监管职权归于一统,这是整治保健品行业乱象的一记重拳。化肥行业作为食品产业链中的一环,应该从保健品行业中吸取教训。
乙方过度营销是行业病根
营销的前提是理性适度,否则就成了虚假宣传,而这正是当前化肥营销领域最突出、却又是最易被职能部门忽视的病根所在。
保健品质量是人命关天的事,与之相比,化肥虚假宣传更具隐蔽性,因而容易被执法部门漠视。一方面,保健品的消费者是人,有无效果和有无危害会很快表现出来,而化肥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它的危害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化肥与农药、种子不同,农药使用效果和毒性较为直观,假劣种子会导致明显减产甚至绝产,而化肥使用效果则需要进行科学测产,同时,化肥使用效果还与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判定较为困难。
事实上,如今,纯粹的假化肥已经不多见,肥害事故也只是零星个案,化肥行业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炒作概念和夸大宣传。这种过度营销对化肥行业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不公平竞争,窒息了创新精神,促使全行业热衷于炒作;二是执法部门对打击假化肥不手软,但对这些市场炒作和虚假宣传行为往往睁一眼闭一眼,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