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医者仁心:十九年骑在马背上的乡村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9  浏览次数:81059
内容摘要:贵州省贵定县定南乡偏岩村的山路上,总能看到村医唐邦华骑马穿梭的身影。十九年来,村子一直在变,医生的坐骑已经是第四匹,村里打工的人来了又去,而一成不变的是村里恶劣的医疗条件和他始终如一的医者心。 贵州省贵定县定南乡偏岩村的山路上,总能看到村医

  贵州省贵定县定南乡偏岩村的山路上,总能看到村医唐邦华骑马穿梭的身影。十九年来,村子一直在变,医生的“坐骑”已经是第四匹,村里打工的人来了又去,而一成不变的是村里恶劣的医疗条件和他始终如一的医者心。

  贵州省贵定县定南乡偏岩村的山路上,总能看到村医唐邦华骑马穿梭的身影。十九年来,村子一直在变,医生的“坐骑”已经是第四匹,村里打工的人来了又去,而一成不变的是村里恶劣的医疗条件和他始终如一的医者心。他也想过离去,可是最终没有离去,或许当马蹄把山径上的岩砾踩磨成沙,仍可以听见山谷间骏马的嘶鸣,与透过听诊器传来的带着热血的心跳声。

  村医唐邦华骑着马,背着药箱,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他前往三公里外的村子给村民看病。贵州省贵定县定南乡偏岩村,深处大山腹地,山高路险,人烟稀少,马在当地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农村货物运输主要靠马匹。唐邦华家里的马,除了运货之外,还是他的重要交通工具。到偏远村寨出诊时,都是骑马前往,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尽快为村民看病。

  偏僻的偏岩村有1300多人,多数年轻人已经外出到江浙、广东一带打工,家中只留下老幼。村民想要看病,必须去10公里远的乡卫生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影响了老人和小孩的就医。

  唐邦华决定去学医,1991年,唐邦华去贵定卫校学习,3年之后,放弃了县城的工作机会,回到偏岩村,在家中成立了一间简陋的乡村医疗室。唐邦华的祖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土郎中”之一,靠土药草药给村民治病,但这些药方只能应付一些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受祖父影响,唐邦华继承了祖业,在村里继续行医治病。

  大山里,村寨之间距离较远,山路崎岖,前往村民家中看病,费时费力。为能及时给患病的村民治病,唐邦华在开诊所时就买了一匹马。骑着马赶山路快很多,2个小时的路只需1个多小时就能赶到,这给唐邦华的出诊带来不少方便。以前步行一天只能诊治一两家的病人,现在一天可以诊治四到五家。19年来,他已换掉三匹马,如今骑的是第四匹。

  由于出行不便,村民一般不到诊所里看病,都是电话通知唐邦华出诊。6年前有了手机后,他的号码从没有换过,也没有关机过。没电话之前,都是病人家属亲自上门通知他去看病。

  村里经济落后,多数家庭靠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唐邦华给村民看病,没有收出诊费,“村民家庭困难,医药费都要欠账啊”。唐邦华叹了口气,拿出了一个红色的本子,里面写满了村民看病的欠费情况,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朴实的村民欠了医药费,一有收入就会主动送上门来。

  每月唐邦华的行医收入只有几百元,至今还是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修建的砖瓦房,而旁边一些外出打工致富的村民建起了洋房。2007年,妻子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困苦的日子,终于向他发了火。面对压力,也自觉愧对家人,唐邦华决定放弃行医外出打工。就在他背着行李临走的那天,一位村民在山上摔成重伤,唐邦华得知,二话没说,放下行李就往山上跑。而事后村民们得知他要走的事,纷纷向他说:你走了,留下村里的老幼在家,有点事,该怎么办?

  最终,唐邦华背起的行李还是放下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医者仁心:十九年骑在马背上的乡村医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09/241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