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项目 » 正文

不毛之地焕生机 重庆云阳蒲东成的林下养殖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3  浏览次数:81493
内容摘要:7月19日,在重庆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的一处山坡上,特种养殖专业户蒲东成顶着烈日下的高温,汗流浃背地在自己的养殖天地里忙碌着:给鸡苗喂 水、为蛋鸡添加饲料、适时检查繁育期种鸡的健康状况。他用连续2年多时间的摸索,将三峡库区临江一块经过治理后的

 7月19日,在重庆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的一处山坡上,特种养殖专业户蒲东成顶着烈日下的高温,汗流浃背地在自己的养殖天地里忙碌着:给鸡苗喂 水、为蛋鸡添加饲料、适时检查繁育期种鸡的健康状况。他用连续2年多时间的摸索,将三峡库区临江一块经过治理后的古滑坡体上的不毛之地打磨出了生机,终于 圆了自己思谋已久的林下养殖梦。

  40开外的蒲东成也曾是云阳外出劳务大军中的一员,“远征”广东上海湖北等地,在高楼林立的建筑工地当了近20年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故土情结的加 深,他梦想着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通过考察、比对和抉择,蒲东成决定在养殖行业一试身手。2010年底,他回到云阳县复兴社区,租赁了一块移民搬迁后闲置 的山坡林地。这里经过三峡移民后,有广阔的生态资源和创业空间。

  说干就干,他与村民们谈妥林地租赁方案后,便开始搭棚、布网、建园,尝试进行特种循环养殖,先后成功养殖了蝎子、蜈蚣、黄粉虫等药用昆虫,然后依托虫类食物 链,引进野鸡、珍珠鸡、贵妃鸡等珍禽养殖。目前,他的野鸡蛋、珍珠肉鸡、贵妃鸡及相关制品陆续成为市场抢手货,鲜供到万州、重庆、宜昌等地客商和餐馆、酒 店。荒弃林地养殖规模从15亩扩建到现在23.5亩,通过勤奋+智慧已造就30万元“变废为宝”新神话。

  刚开始建园的时候,蒲东成曾经历了一段“卧薪尝胆”的岁月。为了节约建设资金,他聘请两名民工带头施工。这样做一是为了将成本付出控制在最低限,二是完全按 照自己的设想方案进行建设。夜里,他抗起铺盖卷睡在十分简易的工棚里。记得有天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大风、山洪迅速将他的工棚掀翻,雨伞无济于事,所有 的衣物、被盖全部湿透。山上没有电灯、蜡烛,仅有的一只手电筒也因淋湿短路无法照明,漆黑的深夜,他只好借助闪电的余光逃生。第二天清晨,他回到山坡清 点,发现用于建设的施工材料损失了大半。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昆虫养殖有它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规律。蝎子、蜈蚣都是夜出昼伏的动物,需要光线、温度、湿度的高度适配,它们才能快速繁殖、健康 生长。刚开始时,蒲东成从湖北一家科研所引进一批红头蜈蚣,由于没有掌握好养殖技术,没出一月便损失殆尽,1.5万元投资打了水漂。出师未捷之际,他果断 终止了进种,先后到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实地考察,向别人学习养殖技术,在书店、网络四处查找有关养殖的案例和文献,潜心研究科学养殖要领。如今,蒲东成 深谙昆虫王国的习性与规律,炎热的夏天,他用风扇、冰砖降温,还熬制中草药防暑;寒冷的冬天,他用电暖器、高瓦数灯泡以及棉被御寒和辅助冬眠。

  循环养殖,棚内昆虫蠕动,林下珍禽活跃。禽类与虫类有着不解之缘。在蒲东成的眼中,昆虫浑身是宝,虫体入药,粪便是有机肥料,虫皮、幼虫可以直接喂养野鸡。 在珍珠鸡、贵妃鸡的配料中加以黄粉虫,不仅生长快、产蛋多。而且抗病力强,毛色鲜美。由于养殖方法和食物链全部采取自然生态模式,蒲东成的“林下产业”见 效明显,所生产的鸡蛋、肉鸡很受市场欢迎,远销市内外。

  由于养殖场地全部在山坡上,加之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日常管理便成了一大难题。白天巡逻、喂食不是问题。但晚上看守、管护就麻烦。这里山林、植被丰富、人烟稀 少,山上野猫、土猪多,不可避免这些“野物”有时会来侵犯。再说在养殖圈舍旁边搭棚,长期住人看护,也不符合防菌防疫病养殖规范。为此,蒲东成训练了两只 棕黄色护山犬,它们守护在养殖场周围,白天巡山、晚上守门,是蒲东成最忠实的“战友”。

  问其今后发展规划, 蒲东成高兴地说,2011年在街道社区、畜牧、林业、银行等部门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工商部门热心帮忙注册了“云阳县东成蜈蚣养殖场”微型企业执照和商标。 通过引进良种昆虫精心养殖,在蒲东成这里购种虫发展的养殖户有近十家。计划今后采取“免费供种、统一管理、分散养殖、保价回收、诚信合作“的发展养殖模 式,以“基地+农户”零成本、零风险模式扩大养殖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不毛之地焕生机 重庆云阳蒲东成的林下养殖梦”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03/2348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