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生态合肥期待更多湿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2  浏览次数:8592
内容摘要:生态合肥期待更多湿地,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导语·湿地具有净化水系水质、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源、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保持景观多样性等多种重要功能。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及其周边湿地实际上不断减少。比如当年合肥修筑马鞍山路北段“切”去了包河的最东端,而包河南侧原来遍布的小池塘和沼泽在“整治”灌木林地中化为乌有。

  7月27日合肥市规划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记者首次了解到《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内容。规划建议包括城市低洼地、老涝点变身为蓄水型湿地公园,而在新区建设中,可在地形低洼点,保留一定规模水面,主动建设成蓄水型湿地;入巢湖河流河道生态护岸,湿地恢复,将水泥护坡恢复为自然状态;整治合肥老城区退化、消失的原史家河、二里河河道,恢复其生态功能;阻隔长江和巢湖的裕溪闸、巢湖闸适时开启,打通“鱼道”,让长江各种鱼苗进入巢湖等。

  湿地具有净化水系水质、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源、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保持景观多样性等多种重要功能。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及其周边湿地实际上不断减少。比如当年合肥修筑马鞍山路北段“切”去了包河的最东端,而包河南侧原来遍布的小池塘和沼泽在“整治”灌木林地中化为乌有。再如老合肥一中校园里本有一方池塘,但上世纪80年代为盖教工宿舍被填埋了。大的方面,裕溪闸和巢湖闸建成后,长江入巢湖水量大减,导致许多环湖湿地消失,到了近年,这已成为合肥生态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湿地多年来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但毋庸讳言,如果没有更先进的观念指导,“城市本性”大概就会被理解成单纯聚集人口和建水泥“森林”。落后观念会认为湿地是“无用”之地。有报道指出,武汉城区湖泊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27个锐减至近年的38个。而武汉市所在的湖北省作为“千湖之省”,其湖泊面积不断减小,就更导致了令人担忧的周边环境。对合肥其实也是如此。在这里就迫切需要解决好具体利益和普遍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关系。

  今日合肥市区尚存的湿地,即使面积不大,也使人倍感亲切。蜀峰湾公园南湖西侧就有一片不算大的湿地,房地产项目因为大蜀山风景区限制在这里止步,而多留给游人一片自然。现在我们不仅要将巢湖水系湿地恢复好,在市区和其周边我们同样应多留下湿地,多留下水面,多留下不被水泥或大理石块覆盖的土地。

  以前为粮食生产将湿地改造为农田,因抗洪需要导致湿地缩减,现在随着生产和抗洪能力变化,随着30年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恢复湿地变成必要。灌木和树林可以间杂沼泽和池塘,而非整齐划一就是美。用水泥格栅为自然河道造“护坡”,传达了错误的“美化观”,看似“现代”,其实观念落伍,我们应让河道恢复自然状态。

  生态观念教育对保存和发展湿地至关重要。我们的中小学教辅材料中开始出现相关内容,这很可喜,但还需加大科学性和感染力。美国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阐述湿地保护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我们不无借鉴。我们还应将这种教育扩展到每位市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生态合肥期待更多湿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02/233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