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将目光投向了远洋捕捞。2012年10月,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吹响了青岛渔业重新向远洋进发的号角。
政策补贴东风乍起
1月上旬,从青岛市黄岛区传来喜讯:青岛中泰远洋渔业公司和青岛金城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10艘2100千瓦以上专业远洋渔船已正式开建,建成后将赴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公海从事秋刀鱼、鱿鱼捕捞作业。届时,黄岛区远洋渔船数量将达26艘。
加上此前青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新上的10艘大型拖网船已获批开建,青岛市近期兴建的大马力专业远洋渔船出现一个高峰。
这背后的原因是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2012年10月初,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青岛市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对远洋渔业的发展给予扶持。
根据《意见》,青岛市将实行“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资金扶植政策:对符合国家远洋渔业项目补助政策的新建远洋渔船,参照国家补助标准,原则上给予建造费用20%的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新建800马力以上远洋渔船,原则上给予建造费用20%的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符合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新建450马力以上从事季节性远洋渔业项目的渔船,原则上给予建造费用15%的补助,补助金额最高可达到150万元。
2012年底,国家农业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对符合条件开工建设的远洋渔船原则上给予30%的财政补贴,最高限额单船不超过1200万元。目前,青岛中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和青岛金城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10条专业远洋渔船已分别获得2210万元和119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
远洋基地突破瓶颈
政策的利好除了体现在补贴资金上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岛远洋渔业指出了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农业部和青岛市出台的鼓励政策中凸显了“鼓励建立远洋渔业海外综合性基地;国内建立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和专业交易市场或平台,积极发展捕捞相关的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物流配送等配套产业,延长远洋渔业产业链条”的政策导向。
青岛市开发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邵长岭告诉记者:“发展远洋捕捞业,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看该地是否有足以支撑产业的远洋码头,而青岛市一直未能有这样一个远洋码头,这也成为桎梏青岛远洋渔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一个占地3000亩的远洋渔业基地正在董家口港悄然崛起,该项目由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兴建,总投资金额为101.7亿元,主要由远洋水产品交易及集散中心、远洋水产品加工基地、冷冻冷藏基地、渔船整备及补给基地等建筑设施组成。基地建成后,世界各地的远洋捕捞船都可在此卸货。预计到2015年,深海鱼类年交易量达100万吨,交易额达150亿元,税收贡献23亿元,拉动其他产业产值23亿元,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水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除此之外,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尼和马达加斯加各建设集渔港码头、冷藏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行政办公区等设施于一体的国际化远洋渔业基地一个,各组建一支80艘以上集捕捞生产、运输配套的现代化远洋渔业捕捞船队,分别在印尼海域进行带鱼、鲳鱼、黄姑鱼等品种捕捞、收购,和在印度洋海域进行水产品捕捞及收购。这两个基地捕捞收购的水产品,运回到青岛远洋渔业基地交易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
设备人才一个不能少
年近五旬的梁澍科现任青岛中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5岁进入当时的国企青岛海洋渔业公司,一干就是21年,他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青岛作为全国五大远洋渔业基地之一的辉煌,也对当下青岛远洋渔业的滞后而忧心不已。
在梁澍科看来,要扭转这种局势,首先要从设备上着眼。此次,青岛中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开建的8艘远洋捕捞专业船每艘造价为5500万元,总投资达到4.4亿元,主机达到2206千瓦,而副机则有2840千瓦,船身长达77.8米,已经达到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的水平。船上还携带有进口的探鱼仪器,并建有1100吨的冷冻库,每次出海一般都在5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按照梁澍科的规划,还将建造2艘运载量达到3000吨的运输补给船,以应对长达数月的捕捞作业。
在远洋捕捞作业中,人才和设备同样重要,梁澍科告诉记者:“我们的这8艘远洋捕捞船上配备的技术船员一般为10个人,而普通船员则按照捕捞鱼类的不同,分为50人和62人,为了保证轮休,这样常备的员工就得七八百人。”
与培养航海人才不同,从事远洋捕捞的船员培养更加不易,除了基本的航海知识培养外,船员必须掌握大量复杂的技巧。梁澍科告诉记者:“就拿收网这个技术来说,什么时候收,是从前边收,还是从后边收,什么时候收口,这都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否则就可能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