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将重于上年和常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8  浏览次数:82324
内容摘要:编者按 当前正值秋粮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农作物病虫盛发期,病虫害防控任务艰巨。为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科学制定防控对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近日对下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做出了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

 编者按

    当前正值秋粮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农作物病虫盛发期,病虫害防控任务艰巨。为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科学制定防控对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近日对下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做出了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今日,本刊特意制作专题报道,全文刊发预警信息,并约请植保专家提出针对性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有效应对病虫危害、全力夺取秋粮丰收提供参考。

    玉米

    7月11日至13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下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22个玉米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玉米产业体系专家,在总结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玉米病虫害发生基数、玉米耕作栽培方式及作物布局,结合未来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对2013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作出预测: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常年,虫害重于上年,病害轻于上年;7月下旬至8月底为各种病虫危害盛期。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其中三代粘虫重发风险高;玉米螟、大斑病和小斑病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重;棉铃虫、叶螨、蚜虫、双斑萤叶甲以及褐斑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灰斑病等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危害。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9.2亿亩次,虫害6.2亿亩次,病害3.0亿亩次。

    钻蛀性害虫一代玉米螟在黑龙江偏重发生,中西部可达大发生;二代玉米螟在辽宁湖北湖南重庆偏重发生,吉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新疆华北、黄淮和西南其他地区中等发生;三代玉米螟在黄淮海中等发生;棉铃虫在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中等发生,呈上升趋势。

    食叶性害虫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大部偏重至大发生,黄淮、西南、西北地区中等发生。双斑萤叶甲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中等发生。

    刺吸性害虫蚜虫在宁夏偏重发生,东北、华北、黄淮、西南和西北其他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叶螨在宁夏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

    病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北部达偏重程度发生;小斑病在黄淮、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褐斑病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在黄淮地区可达偏重发生;灰斑病在西南大部偏重发生,东北地区中等发生。此外,丝黑穗病、弯孢叶斑病、纹枯病、瘤黑粉病、茎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也将造成一定危害。

    草地螟

    2013年草地螟总体发生程度接近2012年,重于2010年和2011年,但仍属自1996年第三个暴发周期以来偏轻发生的年份。初步统计,越冬代成虫发生面积1384万亩,一代幼虫全国共发生面积637万亩。预计全国草地螟二代幼虫总体为偏轻发生,农田及其周边发生面积为50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为内蒙古东部和中西部,吉林和辽宁的西部,河北、山西、陕西和宁夏四省(区)的北部,新疆阿勒泰和和田地区,发生危害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同时,不排除国内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及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存在高密度虫源,遇适合气流大规模迁入,造成局部集中危害的可能。

    鉴于草地螟具突发危害特点,发生区域和时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地应继续密切监测,及时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虫情发生动态,特别是要注意灯下、田间蛾量系统调查和雌蛾卵巢发育进度剖查,以掌握分布区域、种群规模、发育进度和能否宿留情况,准确发布短期预报,指导农民做好防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将重于上年和常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8/228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