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倪洪兴,男,1987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2008年9月起,任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秘书长、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副主任。
主持人:本报记者 徐恒杰
嘉宾: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农业的国内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支持水平大幅提高,保障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稳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较快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认识当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本质,明确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方向,对中国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就此,我们邀请到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走进《对话》栏目,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和诠释。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特征
主持人:如何界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制定农业和农村政策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本质的关键。您怎样理解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特征?
嘉宾:中国是发展中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收入低,农村贫困人口多,相当部分农产品是农民自己消费;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显著,城乡差距大。我认为,这些基本事实决定了中国农业具有以下三方面本质特征。
中国农业主体是生计型农业
首先,中国农业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农户数量巨大,经营规模较小,户均农地经营规模仅0.6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1/3、欧盟的1/40和美国的1/400。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草地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其次,按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计算,我国农村人口达6.7亿,农业是中国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其生活和生计的依靠。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是农业经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主要产粮地区农户收入对农业的依赖程度更高。
第三,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2年中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7917元人民币,不足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连续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转变。按照中国2011年确定的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还有1.28亿的农村贫困人口。
中国农业以粮食安全为核心
确保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发生的粮食危机警示我们,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对人口多、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尤其如此。2011年全球三大谷物产量20.6亿吨,全球进口贸易量2.7亿吨,占总产量的13%左右。这表明,世界范围85%以上的粮食供给需依靠各国的国内生产来解决,国际贸易仅对不足15%的粮食供给发挥作用。
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年均消费粮食5亿多吨,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25%。如果中国进口量达到国内消费量的10%,就相当于全球进口量的20%。特别是中国重要的口粮品种大米,全球年贸易量仅3500万吨,不足中国国内消费量的20%。因此,鉴于大量生计型低收入人口的存在、国民购买力的限制、国内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运输能力有限等,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不可能较大程度依赖国际市场。
中国农业多功能特性显著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不得不实际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缓冲以及农村扶贫等多方面的超越单纯农产品供应的多种功能。
首先,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失业救济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农业承担着保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隐蔽性失业人口提供失业保险的作用,这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农业承担着替代社会保障的功能。农业不仅仅是农民从事的一项经济活动,农民拥有的土地也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而是其重要的生活保障和手段。特定的农村就业方式及传统生活方式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多样化的种养经营成为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保留小块土地使用权则是许多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风险保障。这是当前阶段必需的,是以牺牲农业效率和效益为代价的。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保障事业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处于起步和低水平阶段。但在经济波动情况下,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却能够发挥缓冲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曾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务农,农业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缓冲作用和保障功能凸显。
第三,中国农业在消除贫困、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贫困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农业不仅是这些地区贫困人口获得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也是就业、创收、脱贫和发展的最现实可行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中国农业在继承传统文化、保持文化多元化方面的价值日益突出。随着退耕还林、草原生态建设等结构调整,中国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也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