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经过19天的奋战,河南8050万亩小麦,获得647亿斤产量,比去年增产9.84亿斤,是10年前小麦产量的1.38倍。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张张农民丰收的笑脸。河南浚县王庄镇南井固村村民刘运芝告诉记者,今年家里小麦大丰收,卖了个好价钱。
刘运芝:“今年种10亩地,说啥得弄一万斤,总共卖万把块钱,这老百姓真正得实惠了。”
去年麦播以来,河南省先后遭遇冬春连旱、倒春寒、干热风、强降雨过程等不利天气,又有病虫害大范围流行风险,可谓“风不调,雨不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分析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夏粮“十一连增”,实属不易。
郭天财:“我觉得,去年河南小麦狠抓高标准粮田建设,狠抓整地播种质量,播种技术整体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应当说为全生育期小麦生产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从统计数据看,今年河南小麦平均亩产799.8斤,比上年提高8.2斤。对于单产的提高,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乡小李屯的村民赵战强感受颇深。今年他家种植在丘陵坡地的小麦穗儿多、籽儿饱、个儿大,收成不错。
赵战强:“去年一亩地会收三四百斤,今年要收七八百斤,四亩多地要收三四千斤。”
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风险高的情况,河南麦区大多聘请了专业防治队伍进行“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工作,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有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甚至租用了无人农用直升飞机。操控员吴春波说,别看直升机个头小,作用却很大。
吴春波:“这款飞机,一分钟能打两亩地,像这样一架次能打20亩,8分钟的时间,节约农药的用量是30%,节约水90%,防治效果是人工防治的3到5倍。”
记者:“老百姓找咱去做病虫害防治的多不多?”
吴春波:“多。”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系列农业科技增产措施有效地夯实了河南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对于如何在连年丰产的基础上,保持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建议,继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
郭天财:“我觉得还是要提高农民种麦的收益,如何叫农民增收节本,推广一些简化的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麦的效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条,我觉得国家应当种粮大省、种粮大县的财政支持,要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夏粮生产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
今年,除了河南小麦实现“十一连增”,全国11个夏粮主产区中,还有湖北、江苏、河北、新疆、山东、安徽等6省份实现了夏粮增产,有效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
全国夏粮实现“十连增”,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好头。回头看,今年夏粮生产克服了很多困难,呈现面积基本稳定、单产创历史新高等特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央重视粮食生产,去年在小麦播种之前,去年在小麦播种之前就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每一斤小麦提高一毛钱,所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早在去年秋冬播前,中央财政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1701亿元,用于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是历年拨付资金最多的一年。同时,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由4亿元增加到8亿元,扶持、引导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更多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实现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区域联防联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认为,随着各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病虫害防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周普国:“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命名了500个国家级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药剂补贴,用工补贴来扶持,鼓励农民参与到专业化统防统治里面来。目前来看,病虫害只要防治及时、预报及时是可防可控的。不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
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54万台,日机收面积最高达1926万亩,苏皖冀鲁豫五大主产省小麦机收水平达98.4%。
为提高夏收机械化程度,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机的补贴支持力度。以河南为例,今年放开了对部分农机补贴的限制,有效增加了夏收农机总量。河南省农机管理局局长张开伦:
张开伦:“我们放开了小麦收割机补贴的限制,全省补贴收割机1.4万台,比上年多补贴了5千台。”
夏粮喜获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然而,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全年粮食能不能实现“十连丰”,秋粮是关键。
由于政策信号强,农民积极性高,今年全国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目前,早稻已经陆续开镰收获,湖南、江西等主产区增产趋势明显,全国早稻有望再获丰收,给全年粮食“十连丰”打下了良好基础。
当前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主汛期,以及灾害多发频发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夺取秋粮丰收任务依然艰巨。
韩长赋:“为了支持重点地区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前两天我们争取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来支持各地搞促进秋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