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目前,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却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
28岁的大学生村官周聪志最近正在忙着进组入户给农户的猪牛羊注射猪瘟和口蹄疫苗,他说,动物防疫工作是大事。这位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乡的大学生村官,进村2年,为村民提供农技支持几乎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周聪志:“有一些农户如果打疫苗之后只要成功都能够减少损失,但有的可能缺乏最基本的免疫防疫基本的知识,一旦疫病爆发,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周聪志学的专业跟“农”一点儿不沾边,但在村民眼里他几乎是农技大拿,这让小周既无奈又着急。他说,身边的农民非常迫切希望能得到培训,但直接针对他们的培训并不多。
周聪志:“在给农户繁育的过程中听到他们就说很希望了解这方面的东西,但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
实际上,在周聪志所在的大姚县,针对农民的培训并非完全空白。据介绍,在该县以培养人才、掌握实用技术为目的的“雨露计划”中,每年均投入两百多万元,鼓励初中毕业后的学生继续学习实用技术,但这个培训体系,不可能针对散落在乡村里的每一个农户。周聪志坦言,对各村的种养殖户来说,帮助几乎微乎其微。
周聪志:“培训的面不广,培训的对象都是年轻人,要么到相对集中的集镇,要么到乡下去,这样这些老师不一定能到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去看过,面都是比较广的,比较粗放一点。”
而在江苏省常熟,农民培训遇到的却是另一种尴尬。据农委副主任王建军介绍,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技知识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他来说,最头疼的来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很多新技术学起来慢。
王建军:“种田的都是年龄偏大,他们文化程度相对低,现代的技术接受起来就比较有难度,我们还是希望更多年轻的有知识的人加入进来。”
在江苏省常熟市,由农业部门主办的农技培训班9月1号就要开学了,目前已有30多人报名。让人高兴的是,这些报名者多为年轻人。而吸引他们的法宝是,培训结束后他们可以取得资格证书常熟市农委副主任王建军:“他们相对来说年纪轻一点的,有点文化的,愿意从事农业的,经过两三年系统的培训,学习,可能慢慢的变成农场的管理者,职业的农民。能不能把农民的职业培养成全社会比较羡慕的职业,让很多人都想来从事这个职业。”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表示,这样的方式值得尝试,只有逐步改变目前农村和农业的现状,让农业变成创业的沃土,自然会吸引无数掘金的人。
王守聪:“职业农民最根本的是从身份到职业的变化,就是务农的人不再是一个贫穷的或者是低收入的一个群体,而且他收入比较高,而且有社会保障,而且有社会地位的群体,这样以后就提高农业农村的吸引力,通过吸引力来让统筹城乡的劳动力的分配,让城里面或者农村出去的人能够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这也是我们的根本措施。”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在为期不长的两年时间里,相关涉农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期望能在职业农民培训上有所作为:目前农业部与教育部已经按照“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思路,合作开发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将于近期向社会发布。王守聪告诉记者,预计将在5年内创建300个农村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县,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1000个涉农专业点,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00万人,努力实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的目标。
王守聪:“我们正在跟教育部一起对返乡农民工、还有退伍军人、想到农村创业的这一批人采取学历教育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的素质,让他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且我们争取把新型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中职的入学政策中,这样会培训大批的高素质的高技能的职业农民。”
据介绍,农业部计划在全国培养一亿名高素质职业农民,以此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杨雄年说,希望通过此举来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让农田上孕育出更多的希望。
杨雄年:“我们现在农民生产规模相对小一些,生产效率低一些,一个是和耕地面积有关,还有一个和农民的素质有关,所以我们要把农民的素质提升上去,让农民有这个能力去种更多的地。”
小结:据记者了解,除了上述政策之外,在贷款政策、基本建设资金方面,农业部门也将逐步向职业农民进行倾斜,以此来增加农业农村的吸引力。接下来,全国性农民学分银行、公益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也将逐步建立,由国家出资购买农民学习成果的经费补偿制度也将出台,全方位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将全面展开,新型职业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也将很快得到实现,相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前遭遇着的尴尬将逐一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