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抱团谋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6  浏览次数:81009
内容摘要:记者日前获悉,农民专业合作社委员会(简称农合会)将于8月8日在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举办首届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融合与发展论坛。届时,论坛将邀请国家部委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名企名社参会,共同研讨以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链融合之道,实现产业链主体在农

  记者日前获悉,农民专业合作社委员会(简称农合会)将于8月8日在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举办“首届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融合与发展论坛”。届时,论坛将邀请国家部委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名企名社参会,共同研讨以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链融合之道,实现产业链主体在农合会平台的紧密对接和合作,共谋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计,这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谋发展时代的到来。

  据了解,至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已经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万余家,且每天仍以500家左右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和蓬勃的发展态势,使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农业从业者是一部分,此外,试图进入农业的企业和个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青睐,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另一方面是行业下游规模化企业对上游需求发生变化的一种反作用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保障农产品安全和解决农业副业化兼业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规模经营形式。

  在合作社出现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乏优秀的个体出现,但是从总体而言,多数还处于自行发展,摸索前行的状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可归纳为三点:第一,合作社的数量虽然庞大,但集群效应并未显现,影响了合作社参与市场经济的优势地位;第二,由于合作社的区域限制和单体规模限制,导致多数合作社缺乏与产业链主体对接和交流的机会,影响了合作社与产业链的融合;第三,尽管部分合作社可以获得政府的扶持,但是就整体而言,合作社缺少一个具有公信力和资源型的平台支撑。

  资源决定发展,平台成就事业,合作社有地域之分,但是平台无边缘区隔,基于这一理念,2013年6月,以“带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入产业链和品牌化时代,推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领航中国农业”为使命的农民合作社委员会正式成立。农合会负责人表示,成立农合会的深层意义在于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三农的政策精神,加快培育以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满足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为农业产业链条的上游下游主体提供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对接和互动平台。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农民合作社委员会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专门针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设立的全国性服务机构。农合会的成立,将为合作社提供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产业链条的和谐共生创造条件。

  合作社的发展需要资源型平台支撑,谈到农合会的使命,农合会负责人表示,农合会以后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全国性的产销对接平台。通过建设线上+线下的产销联盟网,实现上下游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产销对接;二是打造学习型的公益培训平台。通过建设“合作社商学院”,对合作社进行针对性培训和专家指导,辅助合作社快速发展;三是组织多主体的资源聚合平台。通过建设稳定高质量的会员体系,吸纳多种主体,多种形式的资源进入合作社平台,互助互利。

  据悉,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拥有三全、新希望、均瑶、传化等近千家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会员,作为其下属机构,农合会可直接实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间的资源对接,同时为合作社的运营发展提供指导。

  另据了解,合作社有机会进入农合会的产销对接平台和公益培训平台,实现资源对接和培训提升,同时,合作社可以通过登录农合会的官网(www.nonghehui.org)或拨打热线010-53668355,进行相关问题的专家咨询,由合作社领域的专家进行针对性解答。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抱团谋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6/227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