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新技术 » 正文

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3  浏览次数:89677
内容摘要:原蚕小蚕生长对桑叶质量、环境卫生条件和生长环境即温湿度、光照时间的要求比普通蚕更为严格,因此为保证蚕种的质量和产量,原蚕小蚕饲养必须实行小蚕共育。在蚕种场新

  原蚕小蚕生长对桑叶质量、环境卫生条件和生长环境即温湿度、光照时间的要求比普通蚕更为严格,因此为保证蚕种的质量和产量,原蚕小蚕饲养必须实行小蚕共育。在蚕种场新辟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是各生产单位近年来共同的做法。柳州市蚕种场于200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曾在鹿寨县和融水县当地原蚕区分别开展过原蚕小蚕共育工作。由于农村蚕区各种条件比较复杂,共育室过小且较分散,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难以统一落实到位,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发现在设施设备、劳动力、成本投入、技术力量以及病毒风险等方面存在问题。为解决原蚕小蚕共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原蚕区大蚕饲养的成功率和蚕种场蚕种生产的产量与质量,建立大型原蚕小蚕共育模式是原蚕生产未来的发展趋势。2010年柳州市蚕种场在柳江县福塘投资建设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大型原蚕小蚕共育基地,该基地具备大规模饲养蚁蚕的能力,积极开展了大型原蚕小蚕“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共育实践探索。现将具体实践和体会介绍如下。

  1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优势

  (1)有利于现代蚕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事大型共育的工作人员一般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善于应用先进实用新设备,也更易落实养蚕新技术。

  (2)有利于实现农村原蚕区的稳定。由蚕种场统一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使原蚕小蚕损失少、头数足、体质强、发育齐,为农村原蚕区养好大蚕打下基础,解决了当地缺技术、缺设施农户的困难,使原来由于养不好小蚕而低产的农户,提高大蚕饲养成功率和单产,并且增加了其饲养原蚕的信心,从而稳定了当地的原蚕生产。

  (3)有利于把好防治微粒子病工作第一关。在原蚕区开展小蚕共育,由于在大蚕户的包围下,且设施设备不完善,防病防微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大型共育后大、小蚕分养,桑园专用,便于消毒防病,且能及时发现并淘汰有微粒子病的饲育区,蚕种场防治微粒子病效果明显提高。

  (4)有利于蚕造调节,使制种工作容易安排,蚕种质量得到提高。由于各个原蚕区气候和共育水平的差异,原蚕在小蚕期就容易发育不均匀,常引起批次嵌套现象,导致种茧收回场批次间隔不均匀,影响发蛾交配,影响蚕种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大型原蚕小蚕共育可以避免这些现象,且技术力量集中,更易创造小蚕生长环境,减少生种等不良卵产生。

  (5)有利于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工效,提高共育室及设备的利用率。

  2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做法

  2.1严格选择建立共育基地的地址

  柳州市蚕种场把共育基地选择在柳江县福塘,该地与普通蚕区距离较远,可以防止普通蚕区与共育基地的蚕病病原相互交叉感染。自然环境良好,有清洁的水源供养蚕生产和桑园管护,且远离工业污染,与化肥、农药、砖瓦等厂矿以及经常施用农药的农田、果园等保持一定距离,可以避免小蚕发生中毒而造成损失。交通状况良好,与各原蚕区距离适中,节约生产运输成本。

  2.2建立自主经营的小蚕共育专用桑园

  原蚕小蚕专用桑园的立地条件好,种植密度合理,消毒防病比丝茧育更为严格,施肥水平要比非共育桑园高。为更有效进行桑园消毒和病虫害防治,对新植桑园合理规划,以集中成片建设为主,柳州市蚕种场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与当地农户签订租用合同,租用旱地和水田近13.33 hm2,引进桂桑优12、桂桑优62、特优2号和农桑系列等优良新品种进行种植。严抓桑园管护工作,全程负责桑园种植、砍伐、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桑叶质量符合原蚕小蚕生长发育要求。

  2.3高标准进行蚕室布局和改造建设

  该原蚕小蚕共育基地是租用原柳江县福塘中学校舍改造而成,拥有共育室和附属室70余间,近5 000 m2.为便于消毒防病工作,合理调整蚕室布局,保证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分开。建立专用贮桑室2间,调桑室1间,合理安排1龄、2龄、3龄和4龄蚕室。在蚕室重新安装天花板,内墙用薄膜紧密覆盖,确保小蚕对保温保湿的要求。同时,有前走廊和对流窗,确保通风排气;硬化蚕室前3~5 m内地面。建立微粒子病原监控检验室,用于家蚕微粒子病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建设蚕种冷藏库,以利于蚕种发育调控。

  2.4全方位配套共育设施设备

  养蚕设施设备配套到位,是消毒防病特别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共育质量和劳动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柳州市蚕种场对共育基地进行专业规划,开展设施化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一是在蚕室前建设专用消毒池,在远离桑园的地方建立蚕沙池。二是配备先进实用的电动消毒机和桑园消毒专用喷雾器。贮桑室内配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对采回来的桑叶进行消毒后再喂蚕,避免食下传染。在蚕室内安装环保空调,配备电动抽湿机和电炉,在催青室内安装自动温度控制仪和空调。检验室配备显微镜和离心设备。购进专用大型冷藏运输车,保证小蚕在运送过程中不受高温闷热的影响。配备不同尺寸要求的电动切桑机切桑,楼层之间安装工业用升降机,小蚕饲养全部采用叠式蚕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配套柴油发电机,以防备停电时对生产的影响。自来水系统安装齐全。

  2.5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

  共育员是小蚕共育的实际操作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共育小蚕的质量。柳州市蚕种场结合生产实际,按照“基地负责人+专业技术顾问+专业技术员+技术工人”模式配备原蚕小蚕共育队伍。选派有高度责任心、养蚕技术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员担当基地负责人,全面统管基地一切事务。聘用其他蚕种场退休的资深蚕种生产专家担任专业技术顾问,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原蚕小蚕共育,给生产找漏洞、提建议。配备桑蚕专业毕业的专业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和监督。请有桑蚕生产经验的工人开展原蚕小蚕共育。技术培训环节,采取产前和产中相结合,根据“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建立技术培训体系,选送技术干部到先进共育室进行参观学习培训,邀请桑蚕专家到实地对共育员进行面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要求每个共育员熟悉原蚕小蚕各龄期的生理特点和操作要求,掌握各种蚕病的诊断和蚕药的使用等技术。

  2.6坚决贯彻“六统一”技术操作标准

  建立大型共育室技术操作标准,使共育员有章可循,便于技术推广应用。柳州市蚕种场把“六统一”,即统一微粒子病原监控、统一催青、统一消毒防病、统一桑园管理、统一饲育技术标准、统一售后跟踪技术指导模式贯彻到整个大型原蚕小蚕共育当中。

  (1)统一微粒子病原监控。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工作是原蚕生产重中之重,小蚕阶段防治尤为关键。及时全面掌握微粒子病原情况,防治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在每季小蚕共育前,统一对桑园中的桑叶和害虫、所有共育场地、蚕具及大环境全面取样进行家蚕微粒子病原显微镜检查,掌握微粒子病原分布情况,为消毒防病提供科学依据。在小蚕饲养过程中,做好卵壳、各龄迟眠蚕、不良个体以及蚕沙的抽样检查工作。所有检查结果都按不同环境不同样品登记在册,建立档案备查,以掌握微粒子病原动态,为及时扑灭病原提供科学依据。

  (2)统一催青。原种从出库到共育室经过一定的运输过程,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在运输过程有可能受到污染,柳州市蚕种场在原种领回后,先用消毒药液进行卵面消毒,然后才进入催青室用适宜的温湿度加以保护,前期1~4 d温度24~25 ℃,相对湿度75%~80%,自然光照,后期5~10 d温度27~28 ℃,相对湿度80%~85%,18 h长光照。专职催青员每天要做好胚子检查工作,按胚子发育程度和催青标准对温湿度和光照进行调节,促使蚕卵转青、孵化齐一。

  (3)统一消毒防病。“养蚕无病便高产,消毒防病第一关”.消毒防病工作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小蚕饲养的成功率和蚕种的微粒子病检疫合格率。因此,要求加强对消毒防病工作的统一管理,做到消毒用药准、浓度准、全面彻底。蚕室和环境消毒后抽样检查不合格的,要严格补消,直到检查合格为止。每批蚕养前,搬出全部蚕具,清除残留物,蚕具用1%有效氯消毒液浸渍消毒或烟熏消毒,蚕室则按照“两消一洗一烟熏”的标准消毒。原蚕小蚕共育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山消毒,切断病源垂直传播。勤搞地面消毒,每天用漂白粉液地面消毒1次。设置隔离带并每天消毒,严格遵守换鞋和洗手入室规定,避免病菌带入。切桑给桑前洗手,除沙匀扩座后洗手。除共育员外,谢绝其他人员进入蚕室,防止病源带入室内。加强蚕座消毒,避免相互感染。及时严格做好养蚕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4)统一桑园管理。蚕的营养来源于桑叶,桑叶的叶质优劣对蚕的体质、茧质、卵质、卵量都有很大影响,是生产优质蚕种的重要基础[2].柳州市蚕种场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改善桑园土壤,对施肥的时间、次数、结构、数量等进行统一优化配套,如冬季桑园注重施用桐麸等有机肥,提高叶质,确保蚕体质、茧质、卵质、卵量得以提高。防治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是防食下传染的一个重要措施。共育基地建立桑园病虫害预测监控机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进行封园杀虫。桑园病虫害防治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用药和统一浓度,要求冬伐后做好桑园清园工作,养蚕结束后夏伐、冬伐前封园杀虫,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做到“治早、治少、治了”.在每季小蚕共育前,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用1%有效氯消毒液对树体进行整株喷洒。

  (5)统一饲育技术标准。原蚕小蚕共育技术复杂,要求工作人员责任心要强,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技术标准操作,柳州市蚕种场采用一日三回育,严格控制各龄小蚕用叶和切叶标准,做到饱食就眠、适时饷食。加强眠中保护和眠起处理,严格控制温湿度和日眠,及时淘汰弱小蚕、迟眠蚕及病蚕。合理分发小蚕,要求不带眠蚕发放,不健康小蚕就地销毁[3-4].

  (6)统一售后跟踪技术指导。柳州市蚕种场技术员组建多个售后跟踪技术指导小组,在原蚕小蚕分发到原蚕区农户后,深入当地了解小蚕生长发育及蚕病发生情况,从而为农户提供实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大蚕无病夺高产。

  3开展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建议

  一是原蚕小蚕共育工序多而杂,养蚕品种和批次不同,要切实加强生产管理,做到分工合理有序,才能忙而不乱。二是大型共育规模大,用工多,工作时间长,容易出现招工困难和用工不稳定的情况,只有通过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稳定工人队伍,才能确保共育室的正常运转。三是要进一步探索省力化、轻简化的原蚕小蚕共育技术和生产管理办法,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养殖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3/225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