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新技术 » 正文

水蛭养殖前景和水蛭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3  浏览次数:813715
内容摘要:下面以目前养殖3333平方米(5亩)宽体金线蛭为实例,向您介绍一下水蛭养殖的大致经济效益:租赁土地资金约0.3万~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

  下面以目前养殖3333平方米(5亩)宽体金线蛭为实例,向您介绍一下水蛭养殖的大致经济效益:租赁土地资金约0.3万~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250公斤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费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当然,投资大小也就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667平方米(1亩)所投放的水蛭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蛭繁殖了,幼苗长大了,才可以增重。上市时,按667平方米50公斤,每公斤60条,每条产70条幼蛭,每条幼蛭10克来计算,则年产量为60×50×70×10÷1000=210公斤,收获大约30~40公斤干品,目前水蛭干品价格为700元/公斤,减去基本费用和种蛭投资,第一年可以基本保本。如果坚持养下去,效益定会逐年增长。本文所介绍的效益仅供参考,请以实际收获为准加以考虑。

  一、选址建池

  为了便于水蛭产卵,一定要至少提前40天以上建造池塘,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提前6个月将池塘建设好。如果在霜冻地区,养殖户应该选择在霜期前开挖基地,这样开挖之后的土壤暴露在空气中,经过降温、干燥、雨雪之后,待气候回暖时土壤会变得很松软。

  (一)大型基地建造(回字形):水稻田地,采用挖掘机开沟可省工,距离地边缘2米开挖2米宽、0.6米深的沟渠,外围土与基地内的土按照3∶1堆放,围绕所设计的欲养殖的田地周围一圈开挖,最后就像我们中文字的“回”字形。在开挖过程中,遵守土地表面的熟土投放在内、在下层,生土、僵硬的土壤投放在上层的原则。严防在堆积过程中有缝隙漏水,以便于掩埋防逃网的操作。在内部的一条埂只要用挖机铲轻轻地整平即可,不要像外围似的压实,以用作以后水蛭的平台。

  (二)水泥池塘建造:在北方先把土地整平,在上面抹上8~10厘米厚混合好的沙石混凝土。抹平时须注意,在欲放排水管的地方要低洼些,以便在今后排水时能顺畅地排尽。做好水泥地平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尺寸留下以后的管理通道之后再建造池塘,一般有1米高就够了,采用水泥和沙石的混合浆液做。因此,必须先立下内径12厘米、高度100厘米的模具,做好之后浇上沙石混合物,大约4天左右即可拆下模板。在水泥池壁没有完全凝固的情况下,距水平地面30~40厘米处放上溢水管道,注意水管要内高外低,超出墙面约5厘米长即可,以后在养殖基地内水多自然溢出时对墙壁有保护作用。

  (三)半地下式:将平地开挖成鱼塘状,一般宽度为4米,上口略宽于底口,长度依据地势确定,深度0.7~1米。

  二、养殖模式

  (一)稻田养殖:利用稻田养殖水蛭须注意的是,种植水稻所需的肥料不能施用化肥,也不能喷洒中、高毒农药,只能采取生态绿色植物生长的模式操作,多施农家肥,可适当减少水稻的种植密度,且只能采用人工收割方式,不得用机械操作。收割完毕应放水浸泡,不能再种植小麦等其他作物,以利水蛭安全越冬。

  (二)经济鱼类混养:利用鱼类喜欢深水区域、水蛭喜好浅水区域的特性所进行的水蛭与鱼类立体混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即便是养鱼不成功,水蛭也可以收获,即使是养水蛭失败,传统的经济鱼类仍可以带来效益。

  (三)网箱养殖:基地建造可以模仿网箱黄鳝养殖。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采取100目的尼龙网制作,深度和宽度依据放养的池塘来确定,以放入池塘中尼龙网高出水面100厘米以上为宜。放网后要在网箱内放上适宜的河泥,并且栽上水草,以便让水蛭栖息。

  (四)莲藕套养:基地建设参照回字形。水蛭和莲藕相互依赖的动植物放在一起套养。根据莲藕的生长特点,结合水蛭的生长规律,合理安排水蛭与莲藕的关系即可。这种套养模式效果很好,在中间池底栽种莲藕以及茭白等水生植物,不仅能增加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夏季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同时对于后期水蛭的饲养、管理、捕捉等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种池的准备

  为了给水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必要对新修建的水泥养殖池在使用前进行脱碱处理。总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浸泡法:养殖基地建好后将溢水口堵住,放水浸泡土壤和水泥池,直至水体发绿,池壁长满青苔,一般要15~20天,气温低时要更久一些。

  (二)过磷酸钙法:将新建造的水泥池蓄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公斤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浸池1~2天,放掉旧水换上新水。

  (三)酸性磷酸钠法:新建的水泥池蓄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体溶入20克酸性磷酸钙,浸泡1~2天,更换新水后即可投放种苗。

  (四)冰醋酸法:新建水泥池,可用10%冰醋酸洗刷水泥池的表面,然后蓄满水浸泡。

  (五)薯类脱碱法:若是小面积的水泥池,急需处理又无上述药物时,可用蕃薯、土豆等薯类擦抹池壁,使淀粉浆粘在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

  经以上脱碱方法处理后的水泥池,可以用pH值试纸或者从水中的黏稠度、产生水垢及沉淀物的多少等来了解其脱碱程度。然后将蛭池清洗干净,灌水后先放入几条水蛭或者螺蛳试养几天,当确定无不良反应时,再投放种苗饲养。为了确保效果和稳妥起见,最好是在池塘内和水泥池壁长了青苔后再投放种苗。

  四、育种基地准备

  育种基地一般采用高密度模式,在水蛭产完卵生出幼蛭时,就把小苗取出来投放到大型基地饲养。因此,所采用的土壤就必须富含腐殖质,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色的、红色的硬质土壤尽量不予采用。

  水泥砖墙建池是在池塘内壁建造宽约60厘米、厚约65厘米的平台,可以每隔150厘米建造一个。在距离育种池2米的高度用黑色遮阳网盖起,或用芦席、盖板等遮住,在注入养殖水后等待使用。

  若是采用无土产卵,则在室内按照自己所需的面积建造成池塘模式,底层一定要留有出水口,在下层铺上超过出水口高度的长条木棒或者砖块,间隔5~10厘米,上面铺设80~100目纱网,目的是让多余的沉积水排出而水蛭不会逃掉。如果条件许可,应尽可能把纱网做大一些。

  一、水蛭种苗的放养

  水蛭种苗放养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一个月,这时投放的水蛭种苗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即可产卵。也有的在秋季投放,让水蛭适应过冬环境,来年自然开食和产卵。种蛭要鲜活无伤痕。水蛭个体一般在9克左右即性成熟,可以交配产卵。但是个体在35克以上的老蛭应予以淘汰。对有内、外伤的水蛭一时还识别不出来,需暂养4~5天后即可鉴别。无论是哪个季节投放,都一定要将水蛭养殖基地提前40天以上建好并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水蛭在产卵期间不吃食物,因此不用担心水蛭的饵料问题。

  100平方米以内的集育种和养殖于一体的池塘,在放养水蛭时,按每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各1公斤左右,菲牛蛭、日本医蛭各1000条左右。如果大面积养殖,就按照667平方米放养水蛭50~100公斤。每立方米的土方水蛭养殖平台可以投放15公斤左右,无土产卵每立方米平台可以投放20~25公斤。

  (一)种苗选择:将水蛭集中在水池中或者脸盆等器皿中存放,经过5个小时以后,水蛭一般就会自然舒展,受伤的、活力不强的水蛭就会自然下沉。将吸附在池壁边缘的水蛭集中捞起来,投入器皿中,20分钟以后,可以在距离水蛭30~50厘米的地方向水蛭吹气,活力强的水蛭会立刻反应,头部回缩,这样选择就可以确保水蛭是健康的,活力强的。

  (二)幼苗放养:尽量不要远距离购买幼苗,因为小苗的放养季节都在6月以后,这时气温都在25℃以上,运输途中超过12小时成活率很难保证,而且幼蛭的运输条件要求极高,不能冬眠运输,不能缺氧,不耐高温。短距离运输水蛭幼苗,可直接把幼苗放在桶或者瓶子里并加上适量的水,水应该采用育种池子里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不适应外界温度而引起伤亡。

  (三)巡塘:放完苗后约2小时应巡塘,这时你会发现刚入池的水蛭多数往平台的泥土中钻,有的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还有的在寻找食物,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若在放苗时是晴天,且阳光强烈,应特别关心一下从水中往平台上爬行且又不入泥土的水蛭,这是因高密度运输造成疲劳,从而无力钻入泥土。为防强烈阳光灼伤水蛭,应每隔半小时淋1次水,直到转入正常。因此要提醒广大养殖户,放苗一定要选择阴雨天气,实在不行,就在傍晚进行。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水蛭在原地不动的,应特别注意观察;发现伤亡以及身上有泥土、在水中不游动的水蛭,应及时捞出加工成干品。

  二、水蛭的饵料

  水蛭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食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食物对它们的生长发育有着“助长”或“抑制”的作用。在人工饲养环境中,要随时观察水蛭的吸食变化情况,须要注意以下几点:所投食物有没有吸引作用,对水蛭的生长发育有没有促进作用,是否存在有毒物质造成水蛭死亡或抑制其活动,是否因食物不洁而出现霉菌等。

  如果发现上述现象之一,就要对食物进行检查分析,以选择最佳食物喂养水蛭。这是因为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水蛭的饵料全靠人工给予调剂,不同于水蛭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自由选择食物。

  (一)水蛭的天然饵料:一般来讲,天然饵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获得的食物,并且主要是一些活体食物,如河蚌、田螺、蚯蚓、水蚤以及昆虫的幼虫等。

  (二)水蛭的人工饵料:在天然饵料不足时,可以适当地投喂一些人工饵料,如蛋黄、豆浆渣、畜禽饲料等。

  (三)水蛭(日本医蛭、菲牛蛭吸血类)的其他饵料:每周投喂动物鲜血凝块1~2次。若血液饲料不是很充足,可以15天饲喂1次。喂食血液饵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饲喂水蛭的血液必须是新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操作取血或者通过可靠的渠道得到新鲜的血液。

  2.水蛭不能一次进食很多血液,如果让水蛭自由取食,每次可以吸食自身体重12倍以上的血液饲料,水蛭就像小孩子一样,只知道吃,什么都吃,结果吃坏了肠胃无法治疗,极易造成肠道感染和消化不良,这样水蛭很容易死亡。

  3.新鲜的血液应该均匀地摊涂到棉质纸箱的一面,每隔5米左右放下长、宽均为30厘米,血块一般不超过黄豆大小,每块纸板以放30~40克的血凝块为宜。一般来说,水蛭最多把这样的血块吸食完了自然就会离开。

  瓶子饲喂法、海绵饲喂法、丝瓜瓤饲喂法等,都是在上述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已,大家可以触类旁通。

  三、调节水质

  水是水蛭生存的主要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宽体金线蛭饲养与繁殖需要含氧量充足、无污染和非碱性的水,其pH值在5.5~7.5之间。

  在养殖水体中影响水蛭生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水中的含氧量是与水蛭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元素,也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标准。一般的淡水鱼对水中含氧量的需求为4~5毫克/升,而水蛭相对于鱼类要耐缺氧一些,一般水含氧量在2~2.5毫克/升即可,若低于1毫克/升就不进食了。但也并不是溶氧量越多越好,如果一个水域中的氧气长时间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里的水蛭是很容易生病的。倘若水体缺氧,最好不要使用一些化学类的增氧剂。

  四、产卵孵化

  (一)受精怀孕:一般情况下水蛭个体达到9克左右即可交配,也有个别4~5克的水蛭就开始交配的,但是并非水蛭每次交配都是受精的过程。正常来讲,在春季受精率约为50%,即每两条水蛭交配就有一条水蛭受精待孕,秋季受精率为10%左右,在未成年蛭中受精率很低,仅有1%.正常养殖下,宽体金线蛭是每年一次,医蛭和菲牛蛭在8月份增加产卵1次。从交配、受精到受精卵排到体外,形成卵茧,一般要经过25~3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中国我们称之为怀孕期。

  (二)产卵:水蛭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卵。水蛭在产卵前,先从水里钻入岸边泥土中约20厘米,离地面2~8厘米处,当然也随着天气的干旱和地下水的高度而有变化。受精蛭每次产卵3~5个,卵椭圆形,刚产出时似蛋白状,约2小时后呈淡粉红色海绵状,孵化5天左右呈棕褐色,大小约为28毫米,重约1.5克,茧内含幼蛭30条左右,经20天左右即孵出幼蛭,个体长约5~10毫米。幼蛭钻出卵茧后即用头部的化学感受器找到幼小的螺类并钻入其体内取其体液(此时的幼蛭3天内也可靠卵黄提供营养),摄食量颇大,个体生长迅速,故每天需清除螺壳。清洗时必须注意螺壳内躲藏的幼蛭,此时必须设法让幼蛭吃饱。错过产卵前购水蛭,可人工购回卵茧进行人工孵化。

  (三)卵茧孵化:水蛭在产出卵茧后,一般不用人工照顾就可自然孵化出幼蛭来。水蛭的卵茧在自然条件下孵化的适宜温度在20℃左右,湿度一般在30%~40%之间。为了提高孵化率,减少天敌的危害,应尽可能进行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或通过人为创造适合孵化的环境,以提高孵化率的方法。

  1.全人工孵化:这种方法全部靠人工孵化,主要适用于产卵量少或刚开始养殖水蛭的养殖户。全人工孵化一般选用塑料、木制、搪瓷等盆、盒用具,底部放一层1~2厘米厚的孵化土(可用松散的沙壤土),然后将卵茧放入盆、盒内。为了保持一定的湿度,上面可以再盖一层棉布等物。孵化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0~23℃之间,孵化土的湿度在30%~40%之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之间。当湿度不足时,可直接向棉布上喷雾状的水,但要防止过湿。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过25天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蛭。待卵茧全部孵出后,可整体转入饲养场地,进行野外饲养。

  2.人工创造适宜环境自然孵化:当产卵茧量比较多、孵化工作量较大时,可专门建立孵化养殖池,把卵茧装入孵化器后,直接摆放到孵化养殖池的岸边,利用自然温度,然后再加上人工增加湿度的办法,经过18~30天即可孵出幼蛭。随后幼蛭可自由爬向孵化养殖池中。但应注意,下雨天要遮盖塑料布,防止雨水过大造成卵茧缺氧,胚胎窒息死亡,孵化不出幼蛭来。

  3.无土产卵孵化:这种孵化方法最省事。在水蛭产完卵的时候,把种蛭拿出来在室外养殖。孵化卵茧时保持一定的湿度即可,适时地通通气,直至水蛭幼苗孵出来。如果发现媒介物质有腐变、霉烂、积水等现象,则该环境不适宜再继续孵化水蛭卵茧,要重新更换媒介物质。

  宽体金线蛭必须经过1~3个月的冬眠才能产卵,因此有的水蛭养殖单位宣传说每年每条产卵3~4次,1000~2000个,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当然,日本医蛭在八九月份可再产卵1次。

  经过两个多月的饲养,水蛭可长到4~5克,10月份可长到8~9克,最大的可达11~12克。水蛭生长速度与饲料、养殖池内生物链的搭配、水质的酸碱度和适宜的气候等有关。

  五、水蛭的采收

  水蛭采收对于养殖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秋季是水蛭收获的季节。现介绍几种最简单的采收捕捉方法。

  (一)夜晚抓捕:可以利用水蛭惧光的习性,在晚上它出来觅食的时候进行捕捉。

  (二)地龙捕捉:与抓捕泥鳅、长鱼相似,将地龙放在基地内水中一般3个小时后即可捞起。如果是加工干品,则怎么捕捉都可以;如果是来年做种用的,就要将地龙和水蛭一起放在盆、盒等容器内,让水蛭自然离开网,否则极易勒伤水蛭引起死亡

  六、水蛭的冬眠

  水蛭的耐寒力较强,一般不易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以下时,便钻入潮湿疏松的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极少数在水塘底部越冬。水蛭一旦进入越冬状态,便要禁止进入池中水蛭越冬区域搅动,以免破坏其越冬环境。为防止温度偏低,冰冻至越冬层时,可在平台上覆盖约5厘米的水生植物或麦秆保暖。水面结冰,用棍棒打破冰层,以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条件许可的话,可采取温室或者太阳能温水系统以延长水蛭的生长期。

  在水蛭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作为疾病的治疗意义不大,发现水蛭情况不对,或者不是很活跃,可以取出立即加工,这样做对于养殖户没有什么损失。

  水蛭的生存能力与抗病能力相当强,只要按照科学的饲养方法去操作,在饲养过程中极少发生病害,但是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水蛭疾病。引起水蛭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不稳定

  温度不稳定是指气温过低或昼夜温差较大等,这样都会使水蛭的抗病能力下降,造成水蛭不适应而患病。寒冷时,未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倒春寒季节受冻,就会引起水蛭发病或死亡;炎热时,未采取降温防暑措施,如水温过高,太阳直接照射等,都会造成水蛭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二、养殖密度过大

  水蛭的养殖密度一般与外界温度有关。温度低时,密度可适当大些;温度高时,密度可适当小些。而在实际养殖时,春季温度偏低,密度应该大些,而由于是放种期,密度又不可能太大。夏季温度偏高,养殖密度应当小一些,而由于水蛭大量繁殖,又显得养殖水体不足。如果放养密度高于正常密度3倍以上,必然造成水蛭活动空间相对减小,再加上饵料不足或分配不均,排泄物过多,有可能引发互相残杀,或引起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三、水质恶化

  随着小水蛭逐渐长大,池中的排泄物不断增多,再加上残饵大量存积和气温升高,或长期处在高温季节,如果不及时换水,池水就会腐败,严重时发黑发臭,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极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

  四、营养不良

  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一是养殖密度过大,饵料分配不均,使弱者更弱,逐渐消瘦,体质下降,甚至感染疾病或死亡;二是饵料营养配比不合理,长期饲喂单一饵料,造成营养不良,抵抗能力下降;三是投饵不遵循“四定”的原则,水蛭时饥时饱,有时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也会造成发病或死亡。

  ◆行家的投资建议◆

  任何行业都有风险,欲从事水蛭养殖的朋友们,有以下几条经验和建议可以跟大家分享:

  第一,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要从事水蛭养殖。何谓足,何谓不足?假如你手中有资金10万元,可以抽出2.2万~2.5万元来投资,另外安排0.5万元处理不可预见的费用,这样即便在水蛭基地遇到“暴风骤雨”损失这3万元,也不至于让自己山穷水尽,让家庭生活陷入窘迫地步。最后还要提醒一句:不要借款、贷款,一定要量力而行。

  第二,如果是青年小伙创业,没有从业经验,手中没有资金,那么就必须取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一定要和家人商量,全家人团结起来做,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第三,不具备上网条件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者建议不要养殖。信息时代,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信息是很重要的投资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不良会导致投资失败。

  第四,当地有污染源的就不要从事水蛭养殖。养好水蛭的关键因素是水源,没有良好的生态水源,酸碱不达标,土壤不适合,如果勉强养殖,只会导致投资失败。这样,还不如选择别的投资项目。

  第五,计划好养殖时间。从开始着手养殖水蛭就要准备一年半之后,甚至是两年之后才能见到回头钱(如果想在水蛭产完卵就杀掉加工则另当别论)。

  第六,不是所有投资都有回报,要是没有投资肯定没有任何回报。这就是投资者一定要具备的投资心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蛭养殖前景和水蛭养殖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3/225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