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畜牧养殖 » 正文

猪“红斑病”病因及怎么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0  浏览次数:81456
内容摘要:猪红斑病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临床上

  猪“红斑病”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临床上要分清病因,对症治疗。

  一、非传染性因素

  1. 晒伤。表现为猪背部、体侧皮肤发红,多是猪在阳光下暴晒引起的,应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覆盖遮阳篷、降低猪舍温度,多给予饮水,水中加入藿香正气液等抗应激防中暑的药物。

  2. 过敏反应。有些猪,特别是皮肤薄的猪在被蚊蝇叮咬后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表现皮肤出现点状红肿。夏秋季节,猪舍最好加防蚊蝇的纱网。另外,有一些药物、疫苗过敏也会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

  二、传染性因素

  1. 急性型猪瘟

  突然发病,高热达41℃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指压不褪色,病程l~3天,死亡率达100%。用药物治疗无效。

  猪场可参考采用以下免疫程序:使用普通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国家标准为每头份抗原含量不少于750RID(兔体反应量)或每头份含细胞毒液不少于0.015毫升]时,种公、母猪和165日龄以上的后备猪每年免疫2次,3月份和9月份各1次,也可跟胎免疫(但对不规律发情的母猪需要补免),剂量为8头份(或5头份);仔猪30~35日龄(或20~25日龄)首免,有条件的最好根据母源抗体监测情况确定首免日龄,65~75日龄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4头份。对已发生猪瘟的猪场,可用1头份对初生仔猪实行乳前免疫。若选用政府采购专用高效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时,剂量标准中明确规定每头份抗原含量不少于7500RID,就不要再增加剂量,1头份即可,但要使用专用稀释液。也可以使用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兔源),俗称猪瘟脾淋苗,使用剂量为1~2头份。

  母猪群也可以采取每年3次一刀切的普防法,每4个月免疫1次,但是产前、产后和配种后1周内的母猪不免,2周后再补注,这样省工省苗,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差异小,有利于猪瘟的控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对胚胎是完全安全的。

  2. 皮炎肾病综合征

  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始呈红色,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至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定期进行消毒、灭蚊。药物控制方面,加强消毒,用复合醛、百毒杀、季铵盐、有机氯等喷洒猪舍和患病猪体,每天1~2次,连用7~10天。在发病期间,对所有猪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饲料中添加抗病毒、抗菌药物,同时添加阿苯哒唑或芬苯哒唑,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症状较严重的猪,可推荐使用强效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控制继发感染。

  3. 猪丹毒

  体温增高到41℃以上,病猪在背、胸侧、颈部、四肢外面等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逐渐变为暗紫色,界限清楚,用手按压退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

  保持栏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高温高湿;避免饲喂霉变饲料,视原料情况每吨料中添加霉毒清1~3千克;种公、母猪每年春、秋季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1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1次即可。发病猪只隔离肌注青霉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万~3万单位,每天2~3次,连用3~5天;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疗效更好。

  4. 猪肺疫

  体温升高达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色斑点。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发病后,隔离病猪,及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在疫区,可用利高霉素拌料预防;非疫区,搞好猪场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可免受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致病。

  5. 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猪体温40℃以上,咳嗽,皮肤发红,后期呼吸困难,鼻、耳、后躯皮肤发紫、发红。剖检可见肺呈紫红色,间质充满血样液体,表面有纤维素覆盖,病程较长的,浆膜呈红色,胸壁粘连,胸腔积液。治疗和预防时,用磺胺类抗生素有效。

  三、寄生虫性因素

  1. 体表寄生虫

  猪患有疥螨、虱、硬蜱等体外寄生虫时,体表的毛脱落、局部或全身皮肤发红,严重时形成皮肤病。疥螨、虱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驱除,硬蜱可以人工拔除。但由外伤引起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时,皮肤也会出现类似病变,要注意区别。

  2. 血液寄生虫

  引发皮肤病变的血液寄生虫主要有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

  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开始少数猪或个别猪食欲不振,精神委顿。此时体温在39℃左右,以后病猪食欲废绝。3天以后体温开始上升,并稽留在41~42℃。鼻腔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结膜苍白贫血。有的猪呼吸加快,每分钟达40~60次。粪干硬带有黏液和血液,尿少而黄,严重时呈红色甚至褐色,饮水量也明显下降。到第五天以后,病猪耳部由红变紫,有的病猪两后肢出现麻痹,随之臀部和背部出现红色斑点,鼻腔中有时流出脓性分泌物。很快,身体各部位的红色斑点连成片,整个猪体都呈红色。此时体温有所下降,在40℃左右,当下降到39℃以下时,猪濒临死亡。在猪饲料中添加阿散酸、血虫净等,对本病有效。

  弓形体病是一种原虫病。急性病例在耳、鼻、后肢、股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出血点。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四、饲料与药物性因素

  1. 高铜

  饲料中铜的含量在200~250毫克/千克之间可以达到最佳的促生长作用,若含量超过300毫克/千克,就会使猪皮肤泛红和粪变黑。个别猪场为了追求皮红、粪黑这些非生产性指标,不惜在饲料中添加高量的铜,这是不可取的。

  2. 维生素B3缺乏

  维生素B3缺乏会导致猪毛稀疏、皮肤发红、贫血、尿中带血等。的编辑建议合理配制日粮,不喂酸败变质饲料,妊娠期日粮中增加泛酸钙等,能预防本病的发生。

  3. 药物因素

  有机砷制剂如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洛克沙生等除了具有抗生素作用外,还具有增进色素沉积,使皮肤红润和毛色光亮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的资料,阿散酸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55~99毫克,微量元素铜等的添加对阿散酸具有增效作用。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厂家生产、销售有机砷制剂,但其通过猪粪排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猪“红斑病”病因及怎么治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0/225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养猪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