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大银鱼属,是1年生的小型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长江口及长江下游湖泊、黄渤海沿岸河口。鱼体通体透明,以其柔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是我国小型名贵鱼类之一,国内外都具有较好的销售市场。为了探索大银鱼在东北大型水库中的健康增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大型水库的渔业经济效益,新立城水库从2007年开始进行大银鱼的移植工作,到2012年秋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产达8.6kg/亩。新立城水库是国家级有机鱼产品生产基地,在大银鱼移植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进行操作。现从技术与管理角度,总结多年来的大银鱼健康增养殖工作,供大家参考,以推动东北地区大型水库大银鱼健康增养殖工作的进行。
1.水库自然概况
新立城水库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16 km处,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养鱼等功能的大型水库。库区年平均气温14℃以上的天数达145天,年平均降雨量561.8mm,雨量多集中在6、7、8月份;冰封期11月至翌年4月,冰层厚度80~130cm,冰封期长达140余天;水库岸线较平直,库湾少,水库近长方形;最深处达12m,平均水深6.9m,东岸水浅,西岸水深;库底有淤泥厚20~40cm,西岸近岸为沙底或沙泥底,东岸近岸多为泥底,少部分为沙泥底。水体透明度为25~53cm,pH变化范围7.4~8.1,溶解氧为7.6~10.5mg/L,TN为0.62~1.25mg/L,TP为0.07~0.23mg/L,各项化学指标均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水体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为1.94mg/L,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4.7mg/L,为水体中的鱼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适合大银鱼生长及健康增养殖,有利于提高大银鱼的产量和质量。
2.大银鱼健康增养殖管理关键技术
2.1 加强生态建设创造良好水质环境 常言道:“好水养好鱼”。由于新立城水库承担着城市供水任务,为了净化该水库的水质,近几年国家投入近2亿元,修复水库周边的植被,在水库上游修建了近1000ha的芦苇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植被的修复及湿地的建设有效地净化了水库水质,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只有在合格的水环境净中才能进行健康增养殖,生产出食用安全的有机大银鱼。
2.2受精卵的高密度投放与重复投放 内陆水域原本没有大银鱼存在,人为地引进大银鱼后,势必与原有鱼类在饵料、栖息空间等方面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结果是:或者银鱼移植成功,形成一定产量;或者移植失败。参考国内其他水体的移植经验,新立城水库采取了高密度投放受精卵的措施。新立城水库于2007年12月开始移植大银鱼受精卵,当年就投放3.5亿粒;选择水库西岸底质为砂质的中上游库湾,水深1.5~2.5m的水域投放受精卵,以提高孵化率。为了确保移植成功,尽快使大银鱼在水库中形成产量,连续多年大量投放受精卵,每年投放量在3.5~5.0亿粒。在人工授精及受精卵的运输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药物,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进行操作。
2.3定期交换受精卵,防止种质退化 自然界中,大银鱼卵其受精率是很低的;在食物网结构比较复杂的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多种原因,一枚大银鱼受精卵能够发育成具有捕捞价值的成鱼,其概率也是较小的,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能够存活下来的银鱼个体,都是健康、活力强、遗传基因优良的个体,因此,自然种群都是种质优良的群体。为了追求大银鱼的高产、稳产,在每年的银鱼繁殖季节,都从大库采捕一定量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将受精卵回投大库。此法虽然对提高银鱼产量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保持种质优良方面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其理由是:首先,最初移植的银鱼卵的数量有限,由其产生的群体规模必然较小;在这样规模较小的群体内,进行封闭式繁殖,经过多年的累代繁殖,近亲繁殖的概率很大,种质退化现象不断加重。其次,在采捕亲鱼时,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捕捞的最佳时机难以把握,亲鱼的性腺往往是过早或过熟,雌雄比例严重失衡,上述原因必然引起人工繁殖的群体有一定比例的个体是不健康的。另外,在移植大银鱼的同时,加大了大银鱼的敌害鱼类捕捞强度;由于敌害的减少,不健康的个体可以经过发育生长,加入到冬季繁殖群体中,其后代极有可能还是不健康个体。为了防止种质的退化,新立城水库除每年在繁殖季节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受精卵投放会水库外,另从省内其他水库,甚至直接从太湖引进受精卵,交换卵量每年都在1.5亿粒以上。
2.4合理投放鲢鳙数量,充分发挥水体的综合效益 城市供水是新立城水库的主要任务之一,水质的好坏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随着上游集雨区内人口的增加、农牧业的发展,随着降雨进入水库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曾经发生过大面积的“绿潮”。为了控制“绿潮”的再次发生,水库适当增加了鲢鳙的投放量,利用其摄食来减少水体内浮游藻类的数量,同时获得一定数量的鲢鳙渔获产量。大银在鱼生长的前期较长一段时间内,其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与库内放养的鲢鳙存在食物竞争,但大银鱼在生长后期食性发生转化后,又大量摄食库内小鱼小虾,减轻了与鲢鳙的饵料竞争。大银鱼引进新立城水库以后,为了同时获得鲢鳙与大银鱼的较高产量,取得渔业经济的最大化,水库每年都定期调查该水体的供饵能力,以便合理确定鲢鳙鱼的放养量,从分发挥水体的综合效益。
2.5清除敌害鱼类 大银鱼在冬季产卵,其受精卵在水库内的孵化期长达70~80天,仔鱼期在25~35天,受精卵没有避害能力,仔鱼的避害能力也很弱,都很容易被鲶、鲌、花鳅等敌害鱼类吞食。为了减少大银鱼被摄食的胁迫,保证大银鱼的产量,在明水期加大清野除杂的力度,利用网箔、地笼等渔具大量捕捞野杂鱼,为大银鱼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6科学评估资源,合理确定捕捞量 大银鱼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年,产卵后即死亡。如捕捞不充分,预留的产卵群体较大,则资源将浪费,渔业效果也得不到实现;若捕捞量过大,则产卵繁殖群体较小,来年的大银鱼产量将会减少,出现大的波动。鉴于上述原因,在大银鱼捕捞之前,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试捕,然后根据试捕情况,分析估算水库内的大银鱼蕴藏量,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即留足产卵亲鱼,以保证其种群的繁衍和增值,又能获得较高鱼产量。
2.7加强渔政管理,确保增殖效果 加强渔政管理是大银鱼增养殖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为此,水库制定了银鱼资源增殖、繁殖保护的实施方法,确定了银鱼的禁渔区、禁渔期。在水库的西岸,按水面的1%划定了大银鱼的产卵保护区;在上游浅水区,划定了育肥保护区,保证了产卵群体又一个良好的产卵生态环境,发育群体有一个良好的育肥环境;禁止捕捞幼鱼,保护其生长。加强水上治安管理,对偷盗鱼分子严厉制裁,有效地维护银鱼资源。在汛期设置好网目适当的拦鱼网,以防大银鱼逃逸。
3.结论和建议
3.1技术 大银鱼在新立城水库增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精卵投放方面,首次投放就采取高密度投放的策略,随后的几年也采取相同的策略。高密度投放受精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银鱼的种群密度,提高了它的竞争力,使得大银鱼在水体内能够存活下来;加大清除野杂鱼力度,研究表明,在大银鱼孵化期,花鳅可以蚕食大银鱼卵,鲌类可以吞食大银鱼的幼鱼。为了确保移植成功,水库加大了清除野杂鱼的力度,在2007年投卵之前,明水期就开始清除野杂鱼,此后几年不断加大清野力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银鱼的竞争压力,为其创造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大银鱼的移植成功。新立城水库是城市供水的水源地,每天都有供水任务,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库社会效益的发挥。实施保水渔业以来,虽然鲢鳙与大银鱼存在食物或空间方面的竞争,水库还是加大了鲢鳙的放养量,使其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确保了鲢鳙和大银鱼受精卵的合理投放量,既发挥了鲢鳙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又获得了较高的大银鱼产量。
3.2建议 城市供水水库应该认真考虑鲢鳙和大银鱼受精卵的合理投放量,处理好鲢鳙的净化水质的作用与追求大银鱼高产的矛盾,充分发挥水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争取其效益最大化。多年的实践表明:供水水库的大银鱼逃逸很严重,尤其是汛期泄洪时逃逸现象更加严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效果不理想,今后,还要在这一方面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