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红土地上开出生态富民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9  浏览次数:8805
内容摘要:黄从周“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建站负责人、77岁的程彤研究员,吟着
黄从周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建站负责人、77岁的程彤研究员,吟着唐诗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6月,昔日红壤秃岭的千烟洲,山清水秀、佳木繁荫,秀穗拔节、绿肥红瘦;程彤和同事们创建的千烟洲站迎来建站三十周年大庆;而她的所在地江西省泰和县,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2013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农家院来了中科院院士

  坐落在泰和县灌溪镇境内的千烟洲,是个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红壤丘陵小山村,历史曾因“人丁兴旺”而得名。然而,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该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1983年,中国科学院选择了荒山草坡占81%的泰和县千烟洲作为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试验点,并与江西省合作,建立千烟洲试验站。试验站第一任站长李文华,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和森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和程彤带领科研人员根据千烟洲“宜林而少林,多雨而缺水,资源多样而经营单一,土地有余而生活贫困”的特点,从治水入手,以柑橘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短期受益项目,同步发展林业,建立了一个农业生态性循环系统,形成了“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鱼米粮,畜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两兴旺”的“千烟洲开发模式”。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千烟洲站正在完成CERN的观测、研究和示范目标。科学家们以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区域内能量物质输送和转换机制、模型的建立和空间尺度转换方法的实验研究;结合地理学、生态学、遥感学等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农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展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和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经过科学家们30年来长期研究积累,在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中亚热带红壤丘陵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红壤丘陵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千烟洲开发模式被推选为里约热内卢的国际样板之一,联合国授予其全球生态修复“百佳”。

  30年来,千烟洲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10.9%,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活也一天一天好起来,迁出去的居民又陆续迁回了千烟洲,目前,住在千烟洲的农业人口增加到300多人,人均纯收入是开发前的30倍。30年内,吉泰盆地建立了千烟洲模式示范推广点38处,推广面积达40万亩,直接经济交易1450万元,推广效益为2.02亿元。

  “农民型”的研究员

  远离京城,远离亲人,科研人员在江西穷山沟创业。1983年就来到泰和的程肜回忆:刚来时,住的是几间草房,小河上是两根原木,颤悠悠的。院士、博士、硕士,都穿着宽衣大裤解放鞋,和农民差不多。把汗水洒遍了千烟洲的“九沟八十一坡”。

  30年来,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积极工作,试验站获取气象观测、生物量测定、土壤理化分析及肥料试验、水文观测和社会经济调查等科研数据2030万个,研究成果丰硕。建站以来,承担和完成国家攻关、中科院、有关部委和江西省的科研项目20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同时,千烟洲试验站还培养研究生5人,接待来站从事博士与硕士论文研究25人,其中瑞士3人、英国1人。

  千烟洲的农民成了“千烟洲开发模式”的受益者和推广者。黄远芬,试验站近邻。只有初中毕业的他,在科学家们的薰陶下,成为了“研究型”的新农民。他家种有15亩水稻,5亩柑橘。他运用“种养结合”、“测土配方”、“机耕机种”等技术,成本低而产出高;肖经章,千烟洲所在地村委会主任。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村民们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20多座,防洪蓄水,养鱼灌溉,植树养猪,生态良性循环。有一年,一场百年一遇的寒流袭击了江西,几乎所有的柑橘产区都严重受冻,而肖经章和他的邻居们种植的“千烟洲柑橘”不但幸免于难,反而增产15万公斤。

  红土地上喜圆梦

  近几年,中科院和江西省政府对千烟洲站加大了合作力度。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千烟洲站投入2000多万元,添置了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与观测设备,着眼于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千烟洲站由原来的农业攻关型向农业基础研究转型。

  如今的千烟洲试验站,已经建设成为一个设施良好、生态类型多样的野外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基地、生态实验研究基地、高等院校野外实习基地、生态农业的观光旅游和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作为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科研平台,得到国内国际的瞩目。

  30年来,推广千烟洲模式成为泰和县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在老虎山小流域,借鉴“千烟洲模式”,通过30年的有效治理,这里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4%,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平方公里1283吨降至每平方公里896吨。昔日荒凉裸露的荒山秃岭,如今长年山清水秀,四季花果飘香,流域内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治理之初的不足500元提高到5000元。

  在灌溪镇,干部群众发展特色林果和水面立体开发。桃源、阳丘、架竹等村形成了以柑橘、蔬菜、油茶、葡萄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带;阳丘村建起了生态农业示范区。村民们以地定种、需肥定养、种养结合,通过“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生化处理-农、林、牧、果等种植”形成生态循环链。实现新农村“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

  在泰和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干群共识。2012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新建、改造渠道386.83公里,新建、改建渠系建筑物566处;建成了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1.6万户;全面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83万亩,综合成活率达90%;完成通道绿化里程110.58公里,一批镇、村被评为全省森林乡镇、森林村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红土地上开出生态富民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9/2240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