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适合种植的几种绿肥牧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8  浏览次数:84228
内容摘要:1?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属多年生豆科植物。耐旱、耐瘠、喜水肥、适应性广,全省各地均可种植。营养
       1?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属多年生豆科植物。耐旱、耐瘠、喜水肥、适应性广,全省各地均可种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广泛饲喂各种畜禽。近年来,苜蓿在早春作蔬菜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种一次可利用5~8年,亩产鲜草2000~4 000公斤。每年3~10月份可随时播种,但以3~5月和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最好,亩播量为1公斤左右。   2?美国籽粒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广泛饲喂各种畜禽,亩产鲜草1万公斤左右,是苜蓿产量的3~5倍,而营养与苜蓿相当。适应性广泛,各地均可种植,耐旱、耐瘠、喜水肥、耐盐碱,即使是其它作物难以正常生长的盐碱地,只要pH值不超过9?0,盐份不超过0?25%,照样可以种植。因此,该牧草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优良绿肥。每年4月25日至7月10日之间播种,亩播量为0.2~0.25公斤。?   3?毛苕: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作物。是典型的短期绿肥。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全省各地均可种植,既可作绿肥直接翻压,也可通过饲喂畜禽、过腹还田,培肥地力。它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均喜食,且不含有毒成分,对家畜家禽无任何副作用,又是果园套种的优良绿肥作物,因为其生长时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早春,与果树生长季节不矛盾,因而很少与果树争肥、争水。可秋播,也可春播,秋播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时间为3月上旬至5月上旬,亩播量3~4公斤。?   4?草木樨: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多为白花草木樨,其耐旱、耐瘠、耐盐碱,固氮能力均优于毛苕子全省各地均可种植,是改造中低产田,治理盐碱地理想的优良绿肥。它根系发达、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适宜果园套种,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但与毛苕相比,草木樨的适口性差,且含有一定的香豆素。(一种低毒物质),但一般饲喂条件下,可以作搭配饲料。草木樨可春播(3月1日至5月15日),也可秋播(8月31日至10月5日),亩播量为1公斤左右(脱壳种子)。?   5?小冠花:又叫多变小冠花,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瘠,是理想的水土保持作物,也可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护坡。适合在陕北、渭北一带种植,既可保持水土,又可用作饲草。小冠花的鲜草中含有某些有毒成分,与其它牧草搭配饲喂,一般无中毒危险。也可将其制成干草粉,配制成混合饲料饲喂畜禽。另外,小冠花草姿优美,花色鲜艳,绿色期和花期长,是很好的园林观赏和蜜源植物。可春播(3月1日至5月15日),也可秋播(8月31日至10月5日),亩播量为1公斤左右。?   6?沙打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瘠、适应性广,是防风固沙的理想植物。营养和适口性不及苜蓿,但耐旱、耐瘠性强于苜蓿,因而常作为开发荒地的首选牧草。它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显著。可春播(3月1日至5月15日),也可秋播(8月31日10月5日),亩播量1公斤左右。?   7?冬牧70黑麦:采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短期牧草植物。生育期短、早春生长快是最大优点。耐寒、耐旱,是开发冬闲田和果园套种的理想草种。与毛苕相比,它不是豆科,不能固氮,但它的产量却高于毛苕,早春生长快于毛苕。在不影响果树生长和冬闲田来年春种的前提下,可亩产鲜草3 000~3 500公斤,能部分解决早春畜牧业青饲料短缺的问题。因而,单从畜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冬牧70黑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为秋播(9月10日至10月20日),也可早春播种(2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播量为6~8公斤。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适合种植的几种绿肥牧草”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8/2235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