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如何把握好蔬菜去叶的数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7  浏览次数:8718
内容摘要:在蔬菜的去叶工作中,要掌握前期要少去多留、成龄植株可适当去叶的原则,并避免三种误区。蔬菜苗期及定植之


    在蔬菜的去叶工作中,要掌握前期要少去多留、成龄植株可适当去叶的原则,并避免三种误区。

  蔬菜苗期及定植之后要以增加叶片数量为主,去除的是极个别老化叶片。在这一阶段如果盲目去叶,会引起植株生长慢、根系迟迟不发等问题。但在打顶、去杈、整枝时,去除部分叶片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前期要少去多留

  一次性大量地去除叶片弊端很多,除会造成伤根、长势差外,还会引发果实产生日灼斑,出现畸形果、卷叶等现象。由于叶片被去除,果实突然被阳光直射,果实会产生日灼斑;叶片被去除后,叶果比小,光合营养供应不足,常会形成僵果、空心果、尖嘴瓜;去除叶片会引起植株上下生长不平衡,水分蒸发量突然变小,常会使番茄等出现严重卷叶现象。所以去叶目的要明确,数量要适当,能不去就不去,不能过早地去,除大葱、韭菜栽前要适度剪叶外,不能把去叶当做蔬菜必须的栽培措施。

  二、成龄植株可适当去叶

   有时为了重新促进生长,对成龄植株可适当去叶。对黄瓜无头植株,除喷施硼肥外,可去除部分大叶以促使新头萌发。因为此时无头是主要矛盾,去叶是为了生头,牺牲几片叶值得。菜豆结过一批荚后,可去除1/4的老叶,以促发更多的新梢,有新梢才能生成新的一批花,结新的一批荚,这些叶去得也值。棚室黄瓜,需要隔一段时间落蔓一次,其下部叶片一般都堆在地上,但堆得太多不利,也需把下部的叶片去除,以防病害发生。辣椒、甜椒在植株已长成时,也可把干上的(分杈以下)叶片、侧芽去除。但不宜去除太早,有的菜农在辣椒植株冠径尚未达到20厘米时就一次去除干上所有的侧芽和叶片,于生长发育显然不利。

  在蔬菜生产中去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去除下部一些老叶能节省养分。其实只要叶片不变得很黄,它产生的光合产物就远大于消耗。瓜、果下部的叶片主要向根提供养分,一般具有养根功能;瓜、果上部的叶片主要为瓜、果生长提供养分。因此适当保留瓜、果下部的一些叶片,可起到养根、壮棵、预防植株早衰的作用,是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的好办法,过早去除是很可惜的。

  2、认为多去叶会使茄果类果实着色更好。不少地方的菜农,在番茄下部果实刚开始着色时,就将3穗果以下的叶片去了个净光。有的在中部果实近成熟时,把果穗下边的叶片去光,果穗以上只留3片叶,这显然是错误的。靠3片叶是难以供应20多个果实生长所需的养分的,即使果实颜色好了些,但叶片太少,光合产物不足,会造成果实生长慢、僵果增加、空心果多的问题,产量的损失很大,这是捡了芝麻漏了西瓜。

  在番茄上部果实近成熟时,只需把贴近果实的个别叶片去除或把遮挡果实的部分叶片去除就行了,没有必要为着色好而大量去除叶片。因为果实着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太高或太低(白天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叶片遮光作用对着色有影响,但不是关键问题。

  3、认为去叶能减轻病虫危害。病虫害主要应通过改变环境、增强品种抗性、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虽然去叶可以去除寄生在叶片上的一些病害和虫卵,但不可能去除干净。以去叶为代价减轻病虫危害是不可取的,有时去叶的危害会大于一些病虫的危害。对根部病害引发的叶片萎蔫,有时在刚开始时去除部分叶片可以使植株临时不再萎蔫,或使萎蔫程度变低,但根部病害不会变轻。这种不再萎蔫的变化是暂时的,通常是饮鸩止渴,多是加快了植株死亡,万不可用去叶的方法来防治根部病害。叶片是蔬菜光合作用的工厂,留叶、去叶要理性,要考虑利与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如何把握好蔬菜去叶的数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7/2227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